• 正文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芯荒”之后,“電池荒”來了?

2021/07/30
307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芯荒”之后,“電池荒”。

近日,有日本媒體報道,由于鋰、銅和其他材料的價格上漲,日本汽車制造商本財年的收益將受到數十億美元的影響。原材料的上漲,正在成為“缺芯”之后接踵而來的問題。

這其中,電池材料的價格漲幅非常大。目前,中國市場碳酸鋰的價格達到了8.8萬元/噸(約1.36萬美元),是一年前的兩倍有余。而在歐洲,鈷的價格上漲了大約80%。此外,用在線束和電機中的銅的價格上漲了50%。

我們知道,價格攀升的背后,一方面是通脹正在襲來,大宗商品大幅上漲也是美聯(lián)儲放水印鈔的結果,“大水漫灌”、水漲船高。不過,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隨著電動車的發(fā)展越來越成為趨勢,動力電池需求大漲,關于電池方面的爭奪戰(zhàn)開始白熱化。

前不久,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股東大會上也說,客戶最近催貨讓他“快受不了了”。而且,為了電池,小鵬汽車的“老大”何小鵬特地蹲點寧德時代一個星期。蔚來汽車李斌也親自在催電池。而另一方面,寧德時代近期還起訴中航鋰電專利侵權,背后原因據說是中航鋰電搶了很多訂單等等,確實是此起彼伏、非常熱鬧。

相應的,電池的原材料比如鋰、鈷、鎳等大漲,更是成為搶手的硬通貨和戰(zhàn)略資源,這又助推了動力電池的緊俏。那么,為什么會在“缺芯”之后,緊接著就來一場“電池荒”呢?

在記者看來,“電池荒”跟“芯荒”的原因有點像。“缺芯”是因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增,導致產能傾斜,車規(guī)級芯片的產能不足,特別是70%的產能壓在臺積電一家身上。

而這次的“電池荒”,按照新能源智能網聯(lián)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講的,當前“電池荒”與2015年動力電池緊缺的原因相同,都是政策驅動,“2015年電池緊缺主要是補貼驅動,而當前的‘電池荒’則是積分驅動?!?/p>

他認為,當前“電池荒”集中表現(xiàn)在“搶電池”,本質是車企爭搶新能源汽車積分?!傲硗庖徊糠衷蚴怯捎诠潭▋δ堋?a class="article-link" target="_blank" href="/tag/5G%E5%9F%BA%E7%AB%99/">5G基站儲能、電動自行車超前鋰電化、換電模式需預裝大量電池及‘雙碳’目標下電池資源緊張等綜合作用。”而何時能緩解,取決于各個產業(yè)對電池的需求,以及電池全產業(yè)鏈產能落實情況。

確實,就拿我們不曾注意的電動自行車超前鋰電化來說,根據天風證券的調研,2021年共享電單車鋰電池的需求就會達到17.4GWh。所以,這種有限產能的爭奪下,我們才會看到,寧德時代29日要發(fā)布鈉離子電池,搶占儲能領域技術制高點。不然未來根本不夠。

此外,我們要知道,汽車行業(yè)內缺的不是鋰資源,是優(yōu)質的鋰資源?,F(xiàn)在不是缺產能,而是缺優(yōu)質的產能。隨著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電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去年此起彼伏的電池自燃事件,讓電池的安全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據產業(yè)信息網統(tǒng)計,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共計為511GWh,但出貨量僅為80GWh,總產能利用率僅為15.66%。同年,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83.4GWh,裝機量為63.6GWh。這體現(xiàn)出,動力電池行業(yè)高端電芯及優(yōu)質產能不足但低端產能過剩的現(xiàn)狀,這直接導致電池供應持續(xù)緊缺。

而從整體趨勢來看,“電池荒”倒真的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

彭博社近日也報道,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在受訪時表示:“缺芯之后,汽車制造行業(yè)面臨的主要供應短缺將是電池。由于產能釋放需要時間,未來幾年電池產能將持續(xù)吃緊?!?/p>

根據中汽協(xié)的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左右。換句話說,今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2.5GWh,同樣為去年同期的三倍。就像國家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的,“當前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增長速度較快,致使整個供應鏈一下子滿足不了需求?!?/p>

再比如,近日,美國銀行在發(fā)布的報告中預計,2025/2030/2040年,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將分別提高至23%、40%和67%。而且,美國銀行還根據模型推算,動力電池供應或于2025~2026年“售罄”,屆時各電池廠產能利用率都將超過85%。2026~2030年間,“電池荒”可能進一步加劇。

之前年初有個轟動的事件可能大家都忘記了。1月26日,美國ARK的“牛市女皇”Cathie Wood發(fā)布2021年度Big Ideas報告時,預測稱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會達到4000萬輛,先不說能不能達到,我們算一算電池要用多少?現(xiàn)在的產能是遠遠不夠的。

那么,從目前全球電池企業(yè)的產能來看,“2025年左右將迎來大規(guī)模的動力電池需求缺口”這個判斷是可以想見的。一個參照是,廣發(fā)證券7月20日研報還給出了準確的產能缺口數據,即便考慮每年的新增擴產,2021/2022/2024/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預計仍將會出現(xiàn)17/30/45/370GWh的產能缺口。

實際上,“電池荒”也導致包括現(xiàn)在起的未來2~3年,動力電池廠商們啟動另一輪大規(guī)模投資擴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產業(yè)主要投資項目就達到57筆,投資金額超過3500億元。

但畢竟,一個新項目建設開工到量產至少需要一年半時間。因之,“電池荒”在一段不短的時期內不可避免,大家都是“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能搶多少是多少。也許,這輪擴產之后,結果又是一地雞毛。

最后說一句,“電池荒”是汽車行業(yè)新能源領域發(fā)展過程的縮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混動會與純電并存。這時候的“電池荒”,會不會給混動車“乘虛而入”的機會呢?不知道,我們只能走著瞧。

THE END

記者丨王小西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據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ICM-20648 1 InvenSense Inc Analog Circuit, 1 Func, CMOS, QFN-24
$7.81 查看
ADUM1201ARZ 1 Rochester Electronics LLC SPECIALTY ANALOG CIRCUIT, PDSO8, ROHS COMPLIANT, MS-012AA, SOIC-8
$4.63 查看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