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Part 1、2024年汽車行業(yè)的銷量預測
    • 小結和展望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銷量和競爭格局:2024年汽車行業(yè)展望

2024/01/02
2044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展望2024年,主要分成幾個核心的內容:

●?2024年汽車行業(yè)的銷量:這部分是本文的重點

●?2024年行業(yè)的競爭格局:這部分主要是梳理2024年各家車企要發(fā)力的新車型區(qū)間

●?2024年十大技術市場趨勢:這部分會在「芝能科技」上首發(fā),并轉載過來,請看今天的次條。

我們會盡量站在中立的角度客觀進行展望,就從本文開始。

Part 1、2024年汽車行業(yè)的銷量預測

在預測之前,我們理解2023年汽車行業(yè)批發(fā)數(shù)據(jù)總體呈現(xiàn)出自2019年以來的高值趨勢,但是國內的零售數(shù)據(jù)基本和2021年持平。

●?零售數(shù)據(jù)

零售數(shù)據(jù)在價格折讓和換購大周期的支撐下表現(xiàn)相當韌性,2023年汽車企業(yè)采取的價格折讓策略以及消費者在芯片短缺(供給短缺)積壓的愿望通過換購形成相當強大的支撐,2023年可以理解為整個行業(yè)在國內銷售用“價換量”,相比房產和其他消費,汽車終端消費在已經(jīng)在多年維持在較高的位置了。

芝能思考:2024年在零售端,是否會出現(xiàn)調整,這個概率可能是比較大的。隨著收入預期的調整,汽車價格折讓對消費層面的刺激作用在減少,只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出現(xiàn),才會讓有能力的消費者換車!

●??國內補庫存和出口數(shù)據(jù)持續(xù)創(chuàng)新高

關于國內的出口數(shù)據(jù),我們昨天也分析過,截至2023年11月,行業(yè)出口達到366萬輛,同比增速高達63%,剔除特斯拉出口32.6萬輛后,行業(yè)出口增速仍達到70%。奇瑞(+38萬輛)、上汽(+17萬輛)、吉利(+14萬輛)、比亞迪(+14萬輛)以及長城(+12萬輛)等企業(yè)的國際市場拓展和出口業(yè)務取得顯著成功。

芝能思考:2024年能不能保持,這個問題我們也要拆解分析,2023年也是各個市場在供給不充分下補庫存的需求。事實上,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渠道小幅補庫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支持,目前全球庫存狀態(tài)已經(jīng)開始逐步進入高位了。

所以對2024年的預測,我們可以用昨天這張圖,明年燃油車大概率會有一個大的缺口和下滑!

●??2024銷量預測

燃油車:1050萬,甚至更少點。主要的問題還是合資的燃油車經(jīng)銷體系,在2023年普遍不賺錢。在2024年這個蓄水池很難起到作用,這會加速燃油車的淘汰。在2023年的實際終端銷售中,外部因素(消費券和廠家的讓價)很多。但是在燃油車的賽道里,平價車更像是折完生命周期結束,并沒有有效的措施能挽救需求。

新能源汽車:950萬,這個增量大部分都是增程和插電的車型投放帶來的。這在本文第二部分競爭格局里會進一步探討。

電動車領域整體來看,增長速度相對緩慢。隨著2024年價格競爭加劇,新用戶第一臺新能源車選擇買純電車型還是少一些。此外,純電整體銷售定價區(qū)間也對市場擴張形成制約;目前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還是插電和增程的賽道。

我們一定要注意,目前吉利、長安、長城,都是使用插電來替代自己的燃油車。在這條路線上,傳統(tǒng)自主品牌是學習比亞迪的路徑,后面廣汽、紅旗也在努力。

Part 2、2024年的競爭格局

在這里主要從兩個維度,一個是價位段的競爭還有投放車型的問題,我們在這里進行一些整體性的思考。2024年,中國汽車車型投放還會繼續(xù)密集發(fā)布,特別是B級車市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20萬的純電轎車),B級車市場涌現(xiàn)出20萬元SUV、20萬元轎車、30萬元SUV,首先這個領域的格局、價格和盈利模式都將發(fā)生顯著變化。

在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車企之間的競爭勝率將由產品競爭力的絕對值和競爭格局決定。新車型的質量越好,競爭越不激烈,更容易脫穎而出。2024年,還是自主品牌的產品周期的大年。特別是價格下沉速度遠超預期。

◎?15萬元以下車型下沉至10萬元以上

◎?20萬元以下車型下沉至15萬元以上

◎?30萬元以下車型下沉至25萬元以上

◎?10萬元以下車型的下沉將帶來交叉競爭。

目前在10-20萬元SUV市場中表現(xiàn)為競爭烈度的緩解,而在20-25萬元SUV、40萬元以上SUV以及15-25萬元轎車市場中表現(xiàn)為競爭烈度的增強。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邏輯的趨勢是:

◎?20萬元以下:平價競爭,插電/增程混動目前在填充這個賽道

◎?20-35萬元:高價錯位競爭和市場重新定義,自主純電動汽車逐漸占據(jù)主導地位,下一波就是插電和增程加劇這里的競爭。

◎?35萬元以上:在這里玩家并不多,能站住的都是有自己的打法。

市場定義和思考,隨著傳統(tǒng)燃油車價格打骨折,下沉所帶來的真空市場,自主新能源汽車,目前核心的說服消費者接受更高購置價格和產品價值的邏輯關系(低使用成本、大尺寸、優(yōu)越操控、高配置等),創(chuàng)造行業(yè)新的產品標準和形態(tài)。

當然這里通過不同價位段新增的投放車型,我們可能更清晰點。

●?15萬之內車型的市場競爭

在目前三個價位段:

0-5萬:目前宏光Mini、Lumin、QQ冰淇淋和熊貓都可能會下調供給;

5-10萬:主力車型是五菱繽果和比亞迪海鷗,這塊車型規(guī)劃并不多;

10-15萬:在這個區(qū)間,純電車型主要包括比亞迪(海豚、元Plus)和埃安的兩款車型,2024年插電車型更多一些。

●?15-30萬車型的市場競爭

15-20萬這個區(qū)間,因為車型供給問題,這部分是從20萬以上下來的
20-30萬:這個區(qū)間競爭已經(jīng)是紅海。

這里的車型和企業(yè)特別多,實際上部分的車型都是被擠下去的。

●?30萬以上

這個領域競爭格局相對更清晰,其實真正有實力的玩家并沒有那么多。

我們看到,整個賽道最擁擠的,其實是18-25萬的核心區(qū)域,在這里能兼顧跑量和成本控制,所以卷起來的程度非常驚人。也正是這個價格段集中了大量的注意力,30萬以上沒有本事是站不住的。15萬以下,現(xiàn)在成本的條件下,能做出來的辦法就是挺著。

小結和展望

從市場和競爭角度來看,很多玩家其實并不具備持續(xù)玩下去的本錢,所以預估接下來合資企業(yè)需要考慮是否持續(xù)在目前這個血肉磨盤里面浪費資源。收縮經(jīng)營(從渠道到車型投入)是一種很正常的選擇?,F(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換車的需求和收入水平是否錯位,如果消費者對于收入預期增長和職業(yè)競爭的悲觀預期加重,對汽車消費的壓力會在2024年體現(xiàn)。

先寫這么多,宏觀的信息分析和車型收集會花費一些時間,我們會逐步分享!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shù)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shù)據(jù)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MC14051BDR2G 1 Rochester Electronics LLC Single-Ended Multiplexer, 1 Func, 8 Channel, CMOS, PDSO16, ROHS COMPLIANT, PLASTIC, SOIC-16
$0.73 查看
ADG1613BRUZ 1 Analog Devices Inc 1 Ω Typical On Resistance, ±5 V, +12 V, +5 V, and +3.3 V Quad SPST Switches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5.82 查看
L6234PD 1 STMicroelectronics Three phase motor driver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7.18 查看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筆者 朱玉龍,一名汽車行業(yè)的工程師,2008年入行,做的是讓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我學的是測試和電路,從汽車電子硬件開始起步,現(xiàn)在在做子系統(tǒng)和產品方面的工作。汽車產業(yè)雖然已經(jīng)被人視為夕陽產業(yè),不過我相信未來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車仍是實現(xiàn)個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車電子電氣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與同行和感興趣的朋友分享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