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將要收購 Mobileye,這肯定會成為一個失敗的案例。
- 從現如今的駕駛輔助功能的角度而言,Mobileye 的技術確實稱得上領先。
- 但是,如果 Mobileye 最初只是為了提供有競爭力的駕駛輔助產品,而沒有太大的野心的話,有朝一日其它現存的技術肯定會淘汰掉 Mobileye。
之所以稱英特爾收購 Mobileye 是一個錯誤,不是因為它買貴了,也不是因為 Mobileye 將會面臨更多的競爭,更不是因為 Mobileye 的技術不先進,而是基于一個更加根本性的原因。正是出于同樣的原因,特斯拉的支持者們錯誤地認為這家電動汽車廠商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領軍者。
問題在于,Mobileye 現在確實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系統來提供駕駛員協助功能,這些系統的工作基于攝像頭,可以與其他傳感器融合使用。這些系統使得它們在 TACC(交通感知巡航控制)、AEB(自動緊急制動),特別是車道保持等功能中,能夠提供現在最佳的駕駛輔助體驗。
Mobileye 是特斯拉大獲成功并廣受贊譽的 Autopilot 1 的幕后功臣。當特斯拉和 Mobileye 分道揚鑣后,特斯拉的技術立馬倒退了好幾年,現在它只是在努力前進以回到最初的原點而已。特斯拉現在確實正在使用更加強大的傳感器組合和計算設備(英偉達的 PX2),但這依然不能改變它確實倒退了好幾年的事實?,F在誰都很清楚,Mobileye 的技術是當今市場上駕駛輔助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正是因為能夠實現穩(wěn)定可靠的 TACC 和車道保持功能,使得人們誤認為 Mobileye 是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者,但是,Mobileye 真的不是。任何一輛部署了 Mobileye 技術的汽車,都無法令人信服地實現自動駕駛。Mobileye 對這一點有非常清醒的認識,而且正是由于特斯拉對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吹噓過度而誠惶誠恐,被迫退出。在經歷過車毀人亡的慘痛教訓之后,特斯拉也變得老實了,更加明白無誤地告訴消費者們,開車時要集中精神,手也不要離開方向盤。
事實上,當談到自動駕駛時,Mobileye 甚至都上不了臺面。自動駕駛領域所有領先的競爭者們都把中心放在自家的解決方案上,比如 Google 的 Waymo、日產或通用汽車的 Cruise Automation。所有這些解決方案都使用了激光雷達(LiDAR)以及包括攝像頭和其他雷達在內的一大堆傳感器。最重要的是,這些方案的設計目標就是為了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即駕駛員不用關心汽車自己怎么履行駕駛職責(通常對應于“Level 4”和“Level 5”自動駕駛,這是真正的自動駕駛)。
這些旨在實現 Level 4/Level 5 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盡管仍在測試階段,也依然領先 Mobileye 好幾個量級,甚至都不該拿它們和 Mobileye 進行比較,這也是我之所以聲稱英特爾收購 Mobileye 將鑄下大錯的原因,Mobileye 現在的技術非常先進,但是它和自動駕駛的關系并不大:
“使用 LiDAR 技術的商用無人駕駛汽車一旦問世,包括 Mobileye 系統在內的整個駕駛員輔助系統都會顯得過時。實際上,Mobileye 的駕駛員輔助技術甚至在谷歌等巨頭們真正實現無人駕駛之前就可能被拋棄。原因在于,這些自動駕駛系統在實現全面的自動駕駛之前也可以降格為駕駛員輔助系統來賣。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谷歌、日產、通用汽車和若干其它汽車制造商目前已經遠遠超過了 Mobileye。對駕駛輔助而言,他們的技術已經準備就緒了?,F在,谷歌汽車只需駕駛員在苛刻的條件下介入駕駛操作,平均而言就能跑上 5000 公里,如果它把標簽從“自動駕駛”換成“駕駛輔助”,那它可以直接上市了?!?/em>
所以,即便 Mobileye 的技術現在看起來還非常先進,但它確實已經過時了。Mobileye 想要繼續(xù)跟進,唯一的方式就是在現在可用的汽車中加入激光雷達,當然,現在汽車中之所以不用激光雷達,主要原因還是太貴了,在自動駕駛技術真正到位之前,消費者們不會為激光雷達的高成本買單。不過,隨著幾家公司(Quanergy、Velodyne 以及其他公司)都正在提供基于相控陣列的固態(tài) LIDAR,它的成本也在不斷走低。如果激光雷達能夠在未來兩年內被廣泛部署,實現大規(guī)模量產,它的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在未來兩年內,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以駕駛員輔助模式提供尚未完全就位的自動駕駛軟件,就足以將 Mobileye 的駕駛員輔助技術掃進歷史的垃圾堆里。
簡單來說,英特爾正在購買一家在當今的駕駛輔助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但是這家公司的技術會在未來幾年內被已經存在并蓬勃發(fā)展的自動駕駛技術淘汰。英特爾為了收購這家公司,投入了可能需要在未來幾十年才能掙回來的收益,而且,買下這家公司,也不會給它帶來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
當然,在更高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市時,Mobileye 的產品依然可以作為低端方案賣得很好,它的方案更加便宜,但是它的市場將會不斷被壓縮,英特爾到底對自己的收購對象是怎么看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一個可能且可取的收購原因
也許,英特爾買下 Mobileye 看中的不是它現在或未來預計將要銷售的產品。相反,它看中的是 Mobileye 能夠設計駕駛輔助 / 自動駕駛領域專用 ASIC 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尋求的是成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供應商,而不是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由于 ASIC 或 FPGA 解決方案可能在計算上比 GPU 更加有競爭力,所以英特爾可以在這個方向上有所作為。
結論
從 Mobileye 只是當前駕駛輔助技術的領導者的角度來看,收購行為絕對是一個錯誤?,F在的駕駛輔助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如果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不等到完全成熟,而直接作為駕駛輔助產品出售,它會立即廢掉 Mobileye 駕駛輔助產品的武功。
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作為駕駛輔助技術使用的唯一障礙是缺乏可用的低成本激光雷達系統。隨著未來幾年內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問世,自動駕駛技術作為駕駛輔助技術使用的可用性正在發(fā)生變化。 因此,收購可能在短短幾年內技術就會過時的當今駕駛輔助技術的領導者似乎是一個相當短視的行為。
更多有關自動駕駛的資訊,歡迎訪問 與非網自動駕駛專區(qū)
與非網編譯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