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劉伊倫,編輯丨包永剛
“自研基帶芯片描繪的是經營策略,蘋果的故事還是AI。”? ? ? ? ? ?? ? ? ? ? ? ? ? ? ? ? ? ? ? ??
“從最低端的產品開始上才比較穩(wěn)妥,其他的系列要是有問題造成的影響太大了?!标P于蘋果最新發(fā)布的iPhone 16e搭載了自研的調制解調器C1所引起的質疑,通信行業(yè)資深從業(yè)者趙陽這樣告訴雷峰網。
調制解調器是實現(xiàn)手機與外部網絡連接和數(shù)據傳輸的關鍵部件,作為一款風險很高的產品,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客戶將遭遇掉線和錯過通知的情況,蘋果售價超過1000美元的高端機型是無法容忍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
事實上,不把新部件放在自己的拳頭產品上已經是手機大廠的慣用策略,半導體行業(yè)投資人奕明告訴雷峰網:“這其中的風險,可以參考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電池存在很大隱患引發(fā)的召回事件?!?/p>
外界對C1的產品力生出質疑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從2019年收購英特爾的調制解調器業(yè)務到推出C1,蘋果花了6年時間。通信基站工程師蘇瑤表示,蘋果推出C1的時間還是晚了,錯過了5G發(fā)展帶來的窗口期,應該22年左右就推出。而從推出到走向成熟,C系列還要闖過多少關?砸了這么多資源,蘋果又為何非得撞這堵南墻?關于更多大廠的芯片動向,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YONGGANLL6662 互通有無。
01、C系列走向成熟,蘋果還要過「五關」
第一關,封閉生態(tài)的束縛。通信芯片專家逸飛告訴雷峰網,高通給客戶銷售調制解調器可以獲得不錯的投入產出比,與各家手機廠商的深度合作又能推動技術迭代,并且廣泛的采用也讓其產品的穩(wěn)定性好很多,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huán),相比之下,蘋果不對外單獨銷售調制解調處理器,對其技術演進有負面影響。
第二關,毫米波技術的缺失,是短板,但也是現(xiàn)階段更明智的選擇。C1不支持毫米波技術,僅支持四載波聚合,使用蘋果自研調制解調器的iPhone 16e與使用高通調制解調器的iPhone 16相比,iPhone 16e不支持n258、n260、n261這三個5G mmWave高頻頻段的支持,體現(xiàn)在速度上,C1的下載速度上限約為每秒4千兆位,低于非毫米波高通調制解調器提供的最高速度。逸飛表示,應用在消費類產品中的通信芯片,迭代演進的速度非???/strong>,C1缺少毫米波的支持就比別人晚了一步,能不能跟得上就要看后期的技術積累了。不過,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毫米波技術的缺失對國內用戶的體驗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射頻前端芯片設計公司慧智微副總裁彭洋洋告訴雷峰網:“毫米波技術主要在北美地區(qū)使用,并不會對全球其他地區(qū)的用戶產生影響。采用毫米波技術對設計的難度、成本的增加、芯片面積的增加以及功耗的增加,都提升不少。所以對于一個新進入者而言,選擇先從應用最廣的6GHz以下頻段切入,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strong>蘇瑤同樣認為,沒有毫米波技術對手機的性能沒什么影響,現(xiàn)階段,閹割了這個功能反而是為了性能,目前國內尚未有運營商部署商用5G毫米波頻段。
第三關,軟件技術不足影響信號傳輸性能的上限。軟件算法對調制解調器的信號優(yōu)化與處理、協(xié)議與控制以及功能的拓展都有著輔助作用。蘇瑤說:“高通在通信行業(yè)深耕多年,對于技術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做了很多自定義的、非標的協(xié)議以及外界所不知道的一些優(yōu)化,代碼寫得好,同樣做一件事情,效率就會高很多。”
第四關,全球基站以及運營商的適配需要耗費巨大精力。彭洋洋表示:“調制解調器最大的難點在于全球運營商的適配。移動終端使用的協(xié)議非常復雜,不僅包含5G/4G/3G/2G等模式的切換,還包括用戶的分配與管理、移動狀態(tài)下的網絡切換以及資源的調度等等,不同地區(qū)不同運營商所使用的頻率還千差萬別,這些都給基帶芯片設計帶來了極高的挑戰(zhàn)?!闭{制解調器的落地面臨巨大的工程量,面對不同的國家、政策和運營商都需要去做不同的調整,需要有人又有錢。趙陽表示:“跟運營商網絡適配需要耐得住煩去做大量的測試和解決Bug,但一旦蘋果自研調制解調器成功來了,蘋果就是第四大或第五大SoC供應商了。”
最后一關,大規(guī)模驗證。驗證是評判前期工作成果的關鍵一步,彭洋洋表示:“現(xiàn)階段,成熟的基帶芯片廠商,比如高通、聯(lián)發(fā)科、海思及展銳等,通過長期的積累都建立起了全球網絡適配能力,而手機市場的集中度加劇導致留給新進入廠商的驗證和試錯環(huán)境越來越少了?!?/strong>而關于驗證要做到什么程度,趙陽認為,調制解調器起碼要經過千萬級別出貨驗證才能說明基本成熟。
02、蘋果「撞南墻」的外力和內因
對于自研調制解調器,蘋果與高通斡旋已久,因此C1一經推出,不免引發(fā)此舉為有意針對高通的外界猜想。蘋果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辟謠稱:“公司的目標不是與競爭對手的芯片規(guī)格相匹配,而是根據蘋果產品的需求設計產品。我們不是要與高通、聯(lián)發(fā)科等公司競爭,我們正在打造一些真正與眾不同的東西,客戶將從中受益。”事實上,取代高通確實不是蘋果的目標,自研C1的背后藏著外力和內因。
在過去產業(yè)鏈的構成中,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及應用處理器芯片是不同的廠商各司其職,蘋果做手機整機、高通做基帶芯片,Skyworks、慧智微做射頻前端芯片。每個芯片的功能模塊被清晰定義的,每個廠商各自完成自己模塊的設計,這樣的運行方式在過去20年間都行之有效。但隨著用戶對手機終端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個模塊獨立設計所帶來的限制也就越來越大。例如,基帶芯片定義好了某種協(xié)議的調度功能,在手機終端中想要突破這個功能就變得不可實現(xiàn)。在用戶需求帶來的產業(yè)變遷之下,彭洋洋認為,C1芯片的推出,是未來移動終端中各模塊芯片更加深度整合趨勢的一個體現(xiàn)。
趨勢之外,自研調制解調器為蘋果生態(tài)裝上了最后一塊拼圖。奕明告訴雷峰網,調制解調器幾乎是蘋果唯一沒有實現(xiàn)自研的芯片。蘋果超越高通不是目標,而是過程,生態(tài)協(xié)同才是C系列的核心價值。“我想蘋果做C1芯片絕對不會是為了替換高通這么簡單,蘋果可能是想融合自己在終端應用方面的積累以及在用戶體驗上的創(chuàng)新,結合基帶芯片,做出來更多創(chuàng)新的差異化設計?!迸硌笱笳f,“作為自研芯片,C1能夠與蘋果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tǒng)實現(xiàn)更緊密的集成和協(xié)同,這是蘋果來做基帶芯片的核心價值。”
03、蘋果的野心是「純血系統(tǒng)」和「AI」
2月20日凌晨,蘋果正式推出搭載C1的iPhone 16e,產品正式發(fā)布后,蘋果的股價幾乎毫無波瀾。長期關注美國投資市場的奕明認為,蘋果做調制解調器并不是為了給資本市場講故事,其描繪的是經營策略?,F(xiàn)階段,美國資本市場講的故事更多聚焦于具身智能和AI,在他們的視角看來,蘋果這種體量的公司做調制解調器不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所以iPhone 16e發(fā)布后,蘋果的股價也沒有很大的變化。
然而,當下股價的變化往往是較為短視的,C1藏著蘋果更長遠的布局。關注蘋果的業(yè)內人士告訴雷峰網,除了削減向高通支付的費用之外,這或許還意味著MacBook將具備蜂窩網絡連接功能。而對于電池續(xù)航和空間都極為寶貴的可穿戴設備而言,自研調制解調器的應用也會帶來很多有意思的可能性。C1后續(xù)在全線產品的成功推行,將讓蘋果實現(xiàn)軟硬件純血系統(tǒng)的打造。
而關于C1背后的AI敘事,彭洋洋說:“基帶芯片本質功能還是在做信號的翻譯和編碼,AI的引入會讓信息翻譯和傳遞更加的高效。蘋果AI最主要的優(yōu)勢是大量高端手機作為硬件載體,基于這個載體,蘋果強化他對信號傳輸關鍵芯片的控制能力,將形成與其他科技巨頭AI生態(tài)對比之下的獨特優(yōu)勢?!?/p>
作者長期關注半導體行業(yè),歡迎添加微信 YONGGANLL6662 交流更多行業(yè)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