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鄧雨潔,編輯 | 王靜儀
無論臺前臺后,安全都需要兩層保障
無人駕駛時代真的來了嗎?
近日,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引發(fā)大家對無人駕駛的關注。
不少媒體和市民紛紛體驗試乘,得出了等待時間長、站點固定、行駛速度慢、便宜等重合度較高的結論。
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無人駕駛有多普及?誰在坐?平價體驗能持續(xù)多久?以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無人駕駛真的不需要司機了嗎?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查詢發(fā)現(xiàn),就在7月4日,上海共有四家企業(yè)獲得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應用許可,包括賽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動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這些無人駕駛公司在上海的運營區(qū)域為嘉定區(qū),其中蘿卜快跑運營時間為周一至周日07:00-23:00。
7月15日下午,我們前往嘉定,實地體驗,一探究竟。
01、上下站點固定,? 大件行李和寵物禁止上車
7月15日下午,我們來到上海市嘉定區(qū)——蘿卜快跑在上海唯一運營區(qū)域實地體驗。
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于平時打車,蘿卜快跑有固定停車點位,需要乘客根據(jù)出發(fā)地和目的地就近選擇,并自行前往上車點,不能完全自由選擇上下車地點,目前也無法自由選擇行駛路線。這些固定站點以公交站臺為主,少部分為小區(qū)、公司。
我們選擇在嘉定新城站公交站上車,在嘉安公路桃園公交站(北側)下車,平臺顯示全程9.1公里,預計25分鐘,優(yōu)惠6.03元后,預估價格為14.04元。
費用不貴,但前方有三人排隊,預計等待45分鐘才有車輛接單。
點擊呼叫后,系統(tǒng)自動彈出乘車須知,要求乘客必須完成實名認證,對乘車人群也提出要求,其中孕婦、懷抱式嬰兒、70周歲以上老人和患心腦血管疾病等身體不適者禁止乘車,單車最多3名乘客,均坐后座。
平臺也對攜帶物品和寵物有詳細規(guī)定,目前大件行李無法上車,如超20寸的行李箱、嬰兒車、露營野餐用具等,小件行李需放在后排座椅,寵物被禁止攜帶。
我們在16點18分呼叫下單,16點39分收到短信提醒已有車輛接單,共計21分鐘,較預計時間縮短一半。短信中還提醒由于交通狀況和政策影響,車輛在上車點僅能停留1分鐘,乘客需提前到達上車點做好準備。
接單后,乘客可以在平臺頁面看到車輛信息,其中包括車型、車牌以及車輛路線,和普通打車平臺相同。
02、無人駕駛,還需要人
16點50分,我們在公交站臺看到一輛頂著“犄角”的蘿卜車駛來。
據(jù)了解,蘿卜快跑現(xiàn)階段在上海投入運營的車型為極狐阿爾法T,為白色車身,加上車頂設備比較顯眼,經(jīng)常引起路人關注。
按照操作提示,上車前需要在后門左側的三角窗上輸入手機號后四位,或掃碼完成驗證,隱形門把手會自動伸出,邀請乘客上車。
根據(jù)政策規(guī)定,目前上海嘉定區(qū)的蘿卜快跑還配備有安全員,我們上車后看到有一安全員坐在駕駛位。車內語音提示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并在屏幕上點擊“開始行程”,這輛蘿卜車才真正開始跑起來。
車內整體空間較大,由于運營時間不算長,地墊、座椅等內飾都干凈整潔無異味。乘客只能從右后方上下車,并在內側配備了便于觀察路況的凸面鏡,后排也有攝像頭監(jiān)控。
前排座椅后方均綁有觸摸屏,乘客可以自由播放音樂、視頻、控制車內空調溫度,也可以查看路線圖及行駛場景。下方進度條顯示剩余行程和預計到達時間,如遇突發(fā)事件可以點右上角“SOS”求助按鈕。
為了保證行駛安全,乘客只能坐后排,我們看到一些沒有配備安全員的運營地區(qū),在前后排中間放置了透明隔板,而我們乘坐的這輛有安全員的蘿卜車沒有隔板。
相較市面上的極狐阿爾法T,蘿卜版在駕駛艙也做了定制化調整。最明顯的是加了一塊觸摸屏,用于顯示路線、安全員操控等,相當于把一般網(wǎng)約車司機架在空調上的手機,做了個放大版。
行駛過程中,大多時候安全員都沒有干涉方向盤,只是把手放在方向盤下方,由它自己駕駛。直線行駛時車速多保持在40-55碼之間,能感受到剎車沒有人踩得柔和,但整體平穩(wěn)??梢杂^察到的是,安全員全程沒有松懈,多次左右轉頭觀察路況,查看車速。
但也有人工接管時候。在一個左轉路口,車輛原本正停在路口等待,此時主駕駛支架屏幕下方出現(xiàn)了一行紅色提示字(坐后排看不清),安全員便點擊屏幕切換模式,立馬手握方向盤接管駕駛,動作為左轉。
轉過彎駛入直道后,安全員準備切換至無人駕駛模式,但車機反應不夠快,幾乎停在路中間,安全員又摁了幾次屏幕,過了幾秒鐘車機才切換過來,又提速上路。
我們詢問安全員為什么會出現(xiàn)接管等問題,安全員的回答統(tǒng)一為:“我是安全員,如果有問題請咨詢運營。”
03、上海網(wǎng)約車司機:暫時還沒壓力?
下車后,我們收到行程費用單,比預估的還要便宜一些,實付13.04元,主要是因為第一次打車,加之目前處于局部運營階段。
點進費用明細可以看到,上海嘉定區(qū)的蘿卜快跑起步費7元,我們打車行程共4.8公里,里程費為8.64元,時長費(12分鐘)3元,費用合計18.64元,上海優(yōu)惠活動-5.60元,實付13.04元。
蘿卜快跑和一般網(wǎng)約車的費用結構、收費模式相似。平臺顯示,費用由“起步費+里程費+時長費+遠途費+其他未詳盡費用”五個部分組成,其中起步里程3公里、時長10分鐘,超出20公里計算遠途費,常規(guī)和休息日計費有所不同。
前三個費用在不同時段收費標準也有所不同,如0點-7點起步價為7元,7點-9點起步價則上浮為8元,這也是大多網(wǎng)約車平臺計價方式,但相較于上海出租車起步價16元、T3特選經(jīng)濟型起步價15元,曹操出行經(jīng)濟型起步價16元來說,至少蘿卜車的起步價便宜了近一半。
比普通網(wǎng)約車便宜,還能做到全年無休,未來的直接競爭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也成為技術發(fā)展不得不面臨的社會性問題。相關問題的討論在網(wǎng)約車投放數(shù)量較大的城市更為突出,比如武漢。
7月4日,上海發(fā)放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示范應用許可,即“完全無人載人車牌照”,有四家企業(yè)獲得許可,包括賽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動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據(jù)了解,四家企業(yè)在上海的運營區(qū)均位于嘉定。不過,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車數(shù)量仍少。
多數(shù)時間在嘉定跑網(wǎng)約車的鄭師傅還沒在上海遇到過無人駕駛車:
“你們是哪個平臺?”
“大眾?!?/em>
“那個和蘿卜快跑合作的平臺?”
“那不可能。”
“我在無人駕駛車身上看到大眾出行的Logo了。”
“啊……還真沒關注過,只知道武漢有,上海也有嗎?”
“對的,就在嘉定?!?/em>
鄭師傅現(xiàn)在還沒感受到無人駕駛給他帶來了實質的影響,他認為無人駕駛還沒那么快能替代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