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軸電路特征阻抗
一、前言
上午利用SmartTweezer測量了同軸電纜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容以及環(huán)路電感。發(fā)現(xiàn)這兩個數(shù)值可能會被用于計算同軸電纜的特征阻抗。為了驗證是否準確,手邊有一個五米左右的視頻電纜,以及一個15米左右的細的同軸電纜。沒錯,這個細電纜也就是上午測量的那根電纜。下面再分別測量一下這兩個電纜的電容和電感,并計算對應(yīng)同軸電纜的特征阻抗。利用 SmartTweezer進行測量,測量頻率選擇 10kHz。記錄測量結(jié)果。根據(jù)結(jié)果計算對應(yīng)的同軸電纜對應(yīng)的特征阻抗。這里面的 2 ,是因為測量電纜往返導線的電感,所以需要除以2。
二、測量結(jié)果
電纜 | 電感 | 電容 | 特征阻抗 |
---|---|---|---|
電纜1(粗) | 536.3pF / 3.960kΩ | 1.863uH/1.04Ω | 41.7Ω |
電纜2(細) | 1.09nF/232.6Ω | 5.895uH/2.058Ω | 52.0 Ω |
先測量粗同軸電纜。在開路狀態(tài)下,測量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容。電容為 536pF。然后短接一頭,測量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感。電感為 1.863微亨。再測量細的同軸電纜。開路狀態(tài)下,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容為 1.09nF。短路一端,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感為 5.895微亨。下面根據(jù)公式,計算對應(yīng)的電纜特征阻抗。粗電纜的阻抗為 41.7歐姆,細電纜的特征阻抗為 52歐姆。這與 50歐姆的標稱值誤差都在 20% 之內(nèi)。電纜越長,計算出的特征阻抗越準確。
※ 總??結(jié) ※
本文測試了基于 SmartTweezer測量同軸電纜特征阻抗的方法。通過測量開路狀態(tài)下,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容,以及一端短路情況下,中心導線與屏蔽線之間的電感,代入公式計算出屏蔽線的特征阻抗。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線纜越長,計算出的數(shù)值越接近于實際電纜特征阻抗。
參考資料
[1]同軸電纜的電感與電容: https://blog.csdn.net/zhuoqingjoking97298/article/details/13430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