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一開始要知道“東數西算”是什么?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商湯田豐:邁過東數西算的“三道坎”

2022/08/02
97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作者:張學睿 商湯智能產業(y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日前,“信息化百人會第八屆信息戰(zhàn)略論壇”在京拉開帷幕。在本次論壇《東數西算工程推進中的難點問題與破解之道》“圓桌對話”環(huán)節(jié),商湯智能產業(yè)研究院院長田豐根據“東數西算”各地區(qū)實際建設情況,提出了三個潛在挑戰(zhàn)性問題。他表示,訓練和推理數據跨省遷移難、通信網絡成本高;計算核心節(jié)點的數據資產運營權屬和數據商用合規(guī)性風險;以及一地一議、標準不統一的地方專項債/專項資金模式,都給民營科技企業(yè)投身“東數西算”產業(yè)浪潮中帶來不確定性投入風險。

一開始要知道“東數西算”是什么?

“數”指數據,“算”是算力,算力指對數據的處理能力,類似于農業(yè)時代的水利、工業(yè)時代的電力,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發(fā)展的核心生產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就像“南水北調”“西電東輸”一樣,發(fā)揮我國體制機制優(yōu)勢,支持數據中心向資源充裕的西部轉移,更多承接和保障東部數據處理需求。

圖:《東數西算工程推進中的難點問題與破解之道》“圓桌對話”

談及“東數西算”推進過程中面臨的難題,田豐院長表示,東數西算歸根結底是數字經濟問題,數據是需求,算力是供給,供需匹配才能蓬勃發(fā)展。同時指出在東數西算中民營科技企業(yè)面臨的三個挑戰(zhàn)。

第一個挑戰(zhàn):用于訓練和推理的數據跨省遷移難、遷移貴,偏高的通信網絡價格應大幅降低。

網絡是數字經濟的供應鏈,網絡成本決定數字經濟活躍程度。實體經濟中,海鮮是空運的,煤采用鐵路和船運,其成本差距接近10倍,數據也一樣。數據里面也有很多高精尖的、商業(yè)價值很高的數據,也有海量的、價值沒有那么高、但也能夠產生很大的產業(yè)規(guī)模優(yōu)勢的數據。所以,怎么去運?網絡“運輸”的成本能不能足夠低?數字經濟領域的“海運”、“船運”和“鐵路”急待供給側創(chuàng)新?這些問題很關鍵。

數字經濟的供應鏈,即網絡傳輸成本。“東數西算”,有價值的數據傳輸是需求,如果數據遷移成本很高會反過來壓抑產業(yè)需求。

“東數西訓”所針對的訓練數據,是海量的數據:如果通過網絡運輸會非常貴;如果通過線下的硬盤轉移方式,會面臨很大的安全風險。這些都使得數據遷移不太好做。

“東數西推”所針對的推理數據,是沒有辦法跨過該省或者該區(qū)域的,并且可能涉及數據的權屬、數據的保護。所以推理的數據中心內數據是很難去大量跨省遷移的,這都是實際中碰到的問題。

第一個挑戰(zhàn)歸結為數字經濟生命線的交通成本,即網絡的成本能不能進一步的降低。

“網絡成本降低才能夠真正達到數字經濟指數級的上漲。數據很多,但數據運不出去還是沒有用。”田豐院長稱。

第二個挑戰(zhàn):計算核心節(jié)點的數據資產運營權屬和數據商用合規(guī)性風險

第二個挑戰(zhàn)與東數西算節(jié)點建設的模式有關系。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去修一個高速公路,修高速公路之前就得談好這10年的運營權歸誰,怎么做商業(yè)閉環(huán),建設數據中心也一樣。

現在建設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的時候,民營企業(yè)參與到多少,民營企業(yè)的運營權益有沒有受保護,數據資產的歸屬,應用的法律的合規(guī)性怎么處理,這些問題目前為止都是很模糊的。所以民營企業(yè)很擔心的是,花了很大的力氣、很多的投資建完數據中心,建完了以后公共的數據如何去挖掘?挖掘的過程中會不會又遇到很多合規(guī)性的一些風險?這是第二個挑戰(zhàn)。

第三個挑戰(zhàn):一地一議、國內標準不統一的地方專項債/專項資金模式

第三個挑戰(zhàn)與東數西算數據中心的投入有關。很多地區(qū)通過新基建的專項債、專項資金投入建設,但是每一個地區(qū)的政策都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甚至很多標準是沒有的。地方一邊做一邊摸索,這誠然是一種創(chuàng)新,但企業(yè)現在是有很成熟的一套投資模式。從中央來講,是不是有可能定義在東數西算的超算中心、數據中心上資金配套的統一的模式,或一種建議的模式?這樣能夠實現政府、國企還有民企都知道如何去做搭配型的投資,并且是一個全國可以復制的這種投資模式。

以上是民營科技企業(yè)投身“東數西算”產業(yè)浪潮中三個不確定性投入風險。

圓桌對話中,田豐院長還被問及:商湯為什么要斥巨資建設這樣一個智算中心?它的商業(yè)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對于商湯來說,“東數西算”帶來了什么樣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

就此,田豐院長首先提到上海最近剛發(fā)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指出元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算力的需求,其對算力的要求至少提升3個數量級。其次,上海的新能源車非常火,不止是特斯拉向全球出口,還有很多品牌的國產新能源車,智能車的算力需求也很大。

田豐院長稱,基建一定先行,所以上海政府的支持下,商湯提前兩三年就開始建設AIDC(指“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或稱“商湯智算中心”)。用三個數字來對比可以看出商湯AIDC的實力。

第一個數字:1800

特斯拉自研的超算中心(超級計算機Dojo)算力是1800 Petaflops(1.8EFLOPS) 。

第二個數字:1895

Meta(原Facebook)建造的超級計算機RSC可提供1895(千萬億次)TF32計算性能。

第三個數字:3740

商湯2022年剛剛建成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AIDC,峰值算力高達3740 Petaflops(1 Petaflop等于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

可以看到中國在算力方面已經遙遙領先。截至2021年底,商湯23個投入使用的超算集群總算力為每秒1170千萬億次浮點計算,而新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也已于2022年1月在上海臨港正式落成啟用,設計峰值算力可達3740千萬億次浮點計算,算力總計達到4910Petaflops,這個是商湯AIDC為什么有底氣說“亞洲最大”。商湯AIDC得益于長三角地區(qū)的智能車、元宇宙,以及AI科研產業(yè)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強大的算力需求。

圖:信息化百人會第八屆信息戰(zhàn)略論壇

此外,田豐院長還提出商湯AIDC具備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AI軟件定義硬件。

任何一代的算力革命都是由需求和數據牽引的,商湯科技有自己的智慧城市、智慧商業(yè),包括數字世界和智能車這樣的一些業(yè)務,所以更靠近應用層,用軟件來去定義這個硬件的數據中心會更好地貼近產業(yè)的需求。

第二個特點:運營定義建設。

一條路不是修好了就一定有車跑的,一個工廠也不是建好了就一定有生意的,所以商湯科技在所有地區(qū)的AI超算中心是負責運營的,從運營、市場商業(yè)閉環(huán)的角度,去定義區(qū)域的數據中心、AI超算中心應該怎么去建。

第三個特點:用國產化定義中國下一代的算力基礎設施。

商湯科技牽頭成立“人工智能算力產業(yè)生態(tài)聯盟”(簡稱:智算聯盟),聯手國產芯片廠商,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及行業(yè)伙伴共同推動國產算力落地。

田豐院長稱,以上三個特點是商湯科技努力做全球AI算力領先的樞紐的初心。

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以“堅持原創(chuàng),讓 AI 引領人類進步”為使命,目前業(yè)務涵蓋智慧商業(y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

商湯科技以“堅持原創(chuàng),讓 AI 引領人類進步”為使命,目前業(yè)務涵蓋智慧商業(yè)、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一切智能產業(yè)化,一切產業(yè)智能化.堅持原創(chuàng),面向全球,推動AI,普惠未來.新技術帶來新經濟,新經濟需要新治理.沒有人是這個大時代的看客,都是參與者.商湯智能產業(yè)研究院,愿成為智能產業(yè)、智能經濟、智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