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浩楠 發(fā)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車圈遭到核彈襲擊!
英偉達GTC,黃仁勛右手一個史上最強車載計算平臺,左手一顆Orin自動駕駛芯片投向車圈。
一個期貨,吊足車企胃口:Drive Hyperion 9平臺最高算力1000TOPS,而且是單顆芯片,超過特斯拉FSD14倍!
一個現(xiàn)貨,解決車企燃眉之急:車廠翹首以盼的Orin芯片月內(nèi)量產(chǎn)交付。沒這個,自動駕駛算法再高級也玩不轉(zhuǎn)。
老黃毫不客氣:芯片就是自動駕駛大腦。
言外之意:我的自動駕駛方案,車企可以無腦上車。
黃仁勛核彈炸車圈
黃教主為什么說芯片是自動駕駛的大腦?
其實這是他的一系列比喻,其他的還有“汽車是軀干”,以及“自動駕駛平臺是神經(jīng)”。
與華為“靈魂說”異曲同工。
而英偉達的扔向車圈的這顆核彈,是神經(jīng)+大腦的雙料核武器。
整體產(chǎn)品層面,Drive Hyperion 9是一個自動駕駛算力平臺,既有執(zhí)行計算任務(wù)的芯片,也有通信線路、數(shù)據(jù)接口、控制模塊。
有關(guān)自動駕駛的一切感知、分析、決策、執(zhí)行任務(wù),都能在這一塊板子上跑通。
稱Hyperion 9史上最強,因為它對于自動駕駛方案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得大。
整個平臺最多可以接進50個自動駕駛感知元件。包括17個攝像頭、10個毫米波雷達、3個激光雷達以及20個超聲波雷達。
這樣的傳感器配置,已經(jīng)超過了任何一款智能汽車的現(xiàn)有方案。
官方也明確,Drive Hyperion 9是專門為L3以上自動駕駛方案打造。
搭載這個平臺的車輛,可以實現(xiàn)L3級自動駕駛和L4級自主泊車功能。
從傳感器配置來看,Drive Hyperion 9平臺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量肯定巨大,尤其是現(xiàn)在車企普遍青睞800萬像素攝像頭的情況下。
怎么辦?
這兩年很多上市的新車采用了簡單粗暴的方法:一個芯片算力不夠,那就兩個。有的甚至用了4顆英偉達Orin芯片堆到1000T算力。
不過,黃教主告訴你,Drive Hyperion 9,一顆芯片搞定所有。
這就是“神經(jīng)”承載的自動駕駛大腦:Atlan芯片。
Atlan在Orin芯片基礎(chǔ)上對整體芯片架構(gòu)進行了大變革,把Grace-Next CPU、Ampere-Next GPU單元集成在一顆芯片。
另外并Atlan還首次集成Bluefield 數(shù)據(jù)處理單元(DPU),起到協(xié)助AI運算、加強自動駕駛能力的作用。
雖然英偉達還沒有公布各模塊具體的核心參數(shù),但在算力方面,Atlan芯片的目標算力是1000TOPS,而Orin芯片的算力水平是254TOPS,提升了3倍左右。
特斯拉自研的FSD芯片,則是14nm制程,最高算力73.7TOPS。
Atlan芯片去年GTC大會有過亮相,不過沒有像Orin芯片那樣搭配現(xiàn)成的自動駕駛方案,這次的Drive Hyperion 9平臺,算是補齊了功課。
啥時候能上車?
老黃給出的時間表是:2023年試生產(chǎn),交給車企測試。大規(guī)模量產(chǎn)上車,至少要在2025年以后了,2026年也有可能。
好嘛,給車企的餅,老黃都畫到4年以后了。
不過眼下黃教主還是照顧了車企的燃眉之急。
英偉達承諾:Orin不跳票,車企不要慌
車企不要慌,老黃幫你忙。
疫情、突發(fā)事件輪番沖擊下,去年開始汽車產(chǎn)業(yè)供應(yīng)鏈就沒讓人省心過。
尤其是芯片。
英偉達Orin芯片發(fā)布以來,一直有延期交付的擔憂。
不過老黃這次給吃了一顆定心丸:
Orin于本月正式投產(chǎn)銷售。
Orin芯片是2019年英偉達發(fā)布、今年上市的一款自動駕駛專用芯片,采用了7nm的生產(chǎn)工藝,可實現(xiàn)最高254TOPS算力。
相比上一代Xavier系統(tǒng)級芯片運算性能提升了7倍。在運算性能提升巨大的情況下,Orin的功耗僅為45w。
2019年發(fā)布?好像聽著不厲害,但此時此刻,Orin的競爭對手MobilEye、華為,其產(chǎn)品算力還處在數(shù)十TOPS水平,與Orin參數(shù)相當?shù)?a class="article-link" target="_blank" href="/manufacturer/1000218/">高通Ride,上市時間在2023年。
也就是說,Orin是車企目前能買到的性能最好的自動駕駛芯片,沒有之一。
所以,目前有大量車企翹首以盼等著Orin芯片量產(chǎn)上車。
包括蔚來的ET7、ET5,小鵬P5、P7、G9、理想L9、威馬M7、上汽智己、飛凡汽車等等。
而且,據(jù)說蔚來和小鵬跟英偉達簽了優(yōu)先交付的協(xié)議,享受最快拿貨,但品控方面英偉達不承擔責(zé)任。
車企需求之迫切,可見一斑。
車企排隊給黃教主送來110億美元
除了上面說過的車企,本次GTC上英偉達又宣布簽下了一個重量級合作伙伴:比亞迪。
2023年,比亞迪會開始量產(chǎn)搭載DRIVE Orin計算平臺的汽車。
結(jié)合比亞迪透露的產(chǎn)品規(guī)劃,2023年量產(chǎn)的車型,很有可能是尚未露面的高端品牌。
此外,這次GTC大會上官宣的新合作伙伴,還有許多我們熟悉的名字:Lucid、文遠知行、元戎啟行、云驥智行、Outrider和悠跑科技。
從類型上看,英偉達的客戶有3種。
首先是造車新勢力,比如蔚小理、FF、Lucid Group…
然后是傳統(tǒng)車廠,包括比亞迪、奔馳、沃爾沃、現(xiàn)代、大眾、上汽等等。
最后是自動駕駛公司,目前大部分自動駕駛研發(fā)都采用英偉達的芯片。
Cruise、Zoox、滴滴、圖森未來、智加科技、AutoX、小馬智行…
英偉達官方說法是已有超過25家客戶選擇了英偉達。這些合作伙伴將在未來6年內(nèi),為英偉達貢獻超過110億美元的營收。
盡管在英偉達每年近300億美元總營收中,自動駕駛所占比例還很小,但增長潛力卻是巨大的。
畢竟汽車智能化浪潮剛開始,絕大部分汽車存量市場其實都是英偉達的潛在業(yè)務(wù)。
這也是為什么每年GTC ,黃教主都會專門花時間來介紹自動駕駛業(yè)務(wù),而在其他車企、自動駕駛發(fā)布會上,也能時??吹剿麡酥拘缘钠ひ鲁鲧R。
英偉達門庭若市的景象,也反映出目前智能汽車對芯片需求有多么旺盛。
而計算平臺的性能、芯片算力,很有可能取代傳統(tǒng)汽車的動力參數(shù),成為智能汽車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
好了,這就是英偉達GTC關(guān)于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所有重要的信息。
而關(guān)于智能汽車芯片,其實遠不止英偉達、自動駕駛這么簡單,還有更多的細分門類和無數(shù)玩家摩拳擦掌。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不妨留言告訴我們,爭取下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