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9塊9買了一個人體感應燈,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為租的房子門外被多加了一道門,但是這塊封閉的小空間里沒有燈,有了這個燈之后,再出門、進門就不用處于一片黑暗的環(huán)境里了。
讓我們先看看它的外包裝
這個小的電子設備挺實用的,可以放在衣柜、過道等地方,所謂智能就是指光線暗時感應到有人經過自動點亮,人離開后自動熄滅,光線好時有人經過也不亮。
再來看看它的正面照和背面照
作為一個嵌入式從業(yè)者,怎么能只看外表不關注內部呢。于是忍不住把它給拆了,拆解方法是揭開上邊右圖標簽紙,擰掉下面的兩顆螺絲,然后使勁掰開即可。
這是熟悉的味道,看到了PCB板,再來一張放大的圖
板子背面無器件
核心元器件如下:
- 可充電式聚合物鋰電池,型號:CLY502030 ,參數(shù):3.7V 200mAh鋰電池管理芯片Micro USB座,用于充電撥動開關,用于使能工作是否LED燈,總共7個單片機,絲印被打磨掉了,應該是個簡單的8位機光敏二極管,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特性實現(xiàn)二極管的開關功能,用來檢測光線明、暗情況感應燈之所以在光線亮的情況下即使有人經過也不亮,靠的就是它。
紅外熱釋電傳感器(PIR),型號:NS312
PIR是Pyroelectric ("Passive") Infrared 的簡寫,它的工作原理是檢測人或動物發(fā)射的紅外線并轉換成電信號輸出。
這個傳感器在使用時頭上為什么要套一個塑料帽呢?防塵用的嗎?
說到這里,那就得簡單說說這個PIR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了。
PIR傳感器本身內部有兩個slot,每個slot均由對IR敏感的特殊材料制成。當傳感器處于idle狀態(tài)時,兩個slot都檢測到相同量的IR,即從房間或墻壁等輻射的環(huán)境量。當有溫度的人或動物經過時,它首先會攔截PIR傳感器的一半,這會導致二者之間出現(xiàn)正的差分變化。當人或動物離開感應區(qū)域時,情況會發(fā)生相反的變化,從而使傳感器產生負的差分變化。就是靠檢測這個脈沖的變化來判斷是否有人或動物經過。
理解了這個原理,看到下面的這個現(xiàn)象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光線暗的情況下,當你靠近感應燈時它會亮,但是如果你一直站在那里不動,一會燈就會熄滅,只有當你再次移動,它才會亮。
紅外傳感器本身是位于密封的金屬罐中的,以提高抗噪聲/溫度/濕度的能力??康氖窍聢D中間黑色窗口部分來接收紅外線的。內部是上面說的兩個sensor。
原理上如下:
圖片來源于RE200B Datasheet
如果只是這樣,那么它檢測的范圍就只是個矩形區(qū)域,范圍很小,可以通過加上菲涅爾透鏡 (Fresnel lens) ,情況就發(fā)生了改變,它可以使光線折射,聚光從而增大檢測區(qū)域。
圖片來源于Cypress Application Note AN2105
現(xiàn)在檢測范圍是擴大了。但是,還記得之前說的吧,內部其實有兩個傳感器,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希望有兩個非常大的感應矩形區(qū)域,而是要分散多個小區(qū)域。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將透鏡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菲涅耳透鏡,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個小帽子,你看它是被分割了很多個小塊。并且分為明區(qū)和暗區(qū),使進入檢測區(qū)的移動物體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熱釋紅外信號,這樣PIR就能產生變化電信號。
整個系統(tǒng)框圖如下: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電子設備背后藏著不少的知識呢。
關注公眾號,掃碼加入嵌入式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