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電吸盤(ESC)概述
靜電吸盤(Electrostatic Chuck,ESC)是一種利用靜電力吸附晶圓(wafer)于基座上的夾持裝置,廣泛應用于等離子蝕刻(Etch)、離子注入(Implant)等真空環(huán)境下的晶圓制程工藝中。
其核心優(yōu)點在于:
無需物理夾持,避免機械應力;
保持晶圓表面完整性;
支持晶圓溫控與高真空環(huán)境。
二、靜電吸盤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原理
靜電吸盤的基本結構可以類比為一個電容器:
ESC 本體包含一個或多個金屬電極;
電極外覆一層絕緣介質;
晶圓作為另一極被置于介質表面;
當對電極加電壓時,形成電場,引起晶圓背面感應相反電荷 → 靜電吸附力將晶圓固定。
此力稱為?庫倫力(Coulomb Force),只要維持電壓,即可保持吸附。
ESC結構如下:
2. 吸附力計算公式(簡化)
其中:
εvarepsilon:絕緣層的介電常數(shù)(與材料有關);
VV:加在電極上的電壓;
dd:絕緣層厚度;
AA:有效吸附面積。
三、ESC 的類型
1. 單極型(Unipolar Type)
僅一個電極接電壓,晶圓通過 plasma 或其它方式帶電后形成對極;
結構簡單,但需等離子體環(huán)境輔助;
常用于蝕刻等工藝。
特點:
Chucking force 強;
易受工藝條件影響。
2. 雙極型(Bipolar Type)
兩個電極分別接正負電壓,晶圓不依賴等離子體也可被吸附;
更適合非等離子環(huán)境下的晶圓處理。
特點:
控制更精細;
吸附力為同電壓條件下單極型的 1/4(理論值);
更安全可靠。
四、ESC 材料與結構類型
1. 庫倫型(Coulomb Type)
絕緣體電極結構;
需要較高電壓(3000~4000V)產(chǎn)生足夠吸附力;
結構簡單,響應快。
2. Johnson-Rahbek 型(JR Type)
采用摻雜半導體材料(如 doped AlN)制成;
具一定導電性,表面電荷密集,電極之間距離小;
吸附力大,所需電壓低(500~800V);
適合高溫、長時間吸附。
五、ESC 的功能拓展
除了吸附晶圓,現(xiàn)代 ESC 通常具備:
背面氦氣冷卻系統(tǒng):保持晶圓溫度均勻;
溫控電極:提高熱傳導;
微結構圖案化表面:優(yōu)化吸附均勻性與釋放顆??刂?;
表面涂層技術:如 PECVD、PVD、聚合物涂層等,優(yōu)化熱、電性能。
六、ESC 與工藝互動關系
等離子體自偏壓與 ESC 的電壓關系
為何不能在 ESC 下部直接施加負電壓以增強 plasma self-bias?
ESC 與晶圓之間電容電阻模型決定了大部分 DC 電壓都集中在 ESC-wafer 間;
Plasma sheath 并不受此 DC 控制,不能形成有效自偏壓;
附加 DC 反而可能影響吸附穩(wěn)定性,造成晶圓移位。
解決辦法:
引入低頻 RF bias(例如 400kHz~2MHz),有效提升離子能量;
RF bias 主要作用于 plasma sheath,真正改變 self-bias 行為。
七、性能參數(shù)實例分析
假設:
12英寸晶圓,直徑 300mm;
背面 He 壓力 20Torr(約 2660 Pa);
ESC 有效吸附面積 A ≈ π*(0.15)^2 ≈ 0.07 m2;
則晶圓承受壓力為:
要達到可靠吸附力,ESC 所需的電壓與結構必須能承載此量級的吸力。
八、ESC 的設計優(yōu)化方向
為提升 chucking force 與工藝匹配性,需重點考慮:
材料選擇:
高介電常數(shù)(如 Al?O?);
熱傳導性好;
表面抗腐蝕、抗磨損。
結構設計:
最小化絕緣厚度(需權衡擊穿電壓);
增大有效接觸面積;
表面微結構與凹槽優(yōu)化。
電源控制:
精準 DC / RF 控制;
快速充放電設計,利于 chuck/dechuck;
監(jiān)控 leakage current,防止 wafer 損傷。
結語。靜電吸盤是現(xiàn)代半導體微加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高精度裝置。它通過電介質、電極結構與工藝控制的深度整合,實現(xiàn)對晶圓的無損固定與高效熱控制。理解其電學、熱學與材料交互原理,是設計與調試微納設備的關鍵基礎。
歡迎加入行業(yè)交流群,備注崗位+公司,請聯(lián)系老虎說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