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摸著理想過河,零跑做到了“豪華平權”
    • 穩(wěn)重得不像一個新勢力
    • 要做下一個比亞迪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零跑的野心不是理想,而是比亞迪

2024/11/09
1793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撰文?|?胥? ?植,編輯?| 王? ?潘

“是我有眼無珠瞎了眼”,談及早年投資汽車業(yè)務的往事,周鴻祎悔青了腸子。

當時正值新能源車的風口,周鴻祎不想錯過“巨大的革命性機會”。在尋找投資對象時,首先篩選掉了一批“PPT造車”的企業(yè),然后像蔚小理等已成名不需要投資的企業(yè)也pass掉,最后擺在他面前的只剩兩家:哪吒和零跑。

最終選擇哪吒的原因是因為不喜歡零跑的名字,周鴻祎認為“從零起步”的寓意不太好。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周鴻祎親自下場頻頻刷臉造勢也沒能扭轉哪吒的頹勢,而零跑則一飛沖天,活成了高攀不起的模樣。

據零跑汽車公布的銷量數據,10月交付量達38177臺,同比增長109.7%,連續(xù)多月創(chuàng)造月交付史上新高。10月份,零跑訂單量同樣刷新記錄,單月訂單量超過42000臺,C10、C11、C16三款車型訂單全部過萬。

這也是零跑連續(xù)三個月躋身新勢力品牌前三,且銷量均踏入3萬俱樂部。今年前十個月,零跑累計銷量超過20萬臺,同比增速接近翻倍,增速遠超其他車企。

至此,造車新勢力已基本形成“兩超多強”的格局:理想、鴻蒙智行雙雄量價都遙遙領先,而零跑、蔚來、小鵬、小米、極氪等玩家也持續(xù)努力追趕,這其中,零跑正在穩(wěn)穩(wěn)實現“領跑”的趨勢。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44周(10月28日-11月3日)銷量榜中,零跑以8400臺銷量再奪“探花”,與第二名問界僅有200臺差距。

在今年不僅迅速闖過月銷一萬和兩萬的“榮枯線”,更實現了對蔚來和小鵬等新勢力老大哥的反超,談及這個在去年還名不見經傳的二線新勢力品牌,大多數人和業(yè)界對手們一樣懵圈,只能對其冠以黑馬、逆襲等標簽。

事實上,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的零跑,成功早已有跡可循。

摸著理想過河,零跑做到了“豪華平權”

在理想充分驗證了增程式的可行性后,大批車企迅速跟上,這其中零跑毫無疑問是佼佼者。

低價高配是零跑的顯著特點,尤其是對理想的完美“復刻”,也為其贏得了“半價理想”的稱號。例如理想汽車強調產品是“移動的家”,主打車輛舒適性、大空間和場景適配性,而零跑C10也同樣瞄準家庭用戶,注重舒適的乘坐體驗和寬敞空間,致力于成為“年輕人更理想的家”。

同樣的增程式動力,相差無幾的空間和配置,相似的使用體驗,但C10價格卻不足理想L7的一半。這為預算有限又喜歡理想汽車的用戶,提供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零跑董事長朱明江曾直言,“零跑C10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向理想L7學習。在了解用戶需求、產品的操控舒適性、車機顯示方式等方面,理想都值得我們學習?!?/p>

而定位6座中大型SUV的C16,同樣直接對標了理想L8,除了大空間和第三排,C16連外觀和內飾都進一步向理想L8看齊,價格也同樣只有L8一半。

10月底,零跑發(fā)布了D16底盤性能調校采購公式,雖然官方并未透露提太多信息,但按照零跑對產品命名的規(guī)則來看,業(yè)界普遍預測這將是一款對標理想L9和問界M9,同時配備CDC懸架的全尺寸高端SUV。

雖然這一點受到廣泛詬病,但在國內市場,“致敬”和“復刻”從來都是最穩(wěn)妥且行之有效的途徑。從早年騰訊在即時通訊和游戲領域的發(fā)家,到智能手機時代小米等廠商對蘋果的“致敬”,再到新能源風口,一眾車企對特斯拉模仿對標,都充分驗證了什么叫事半功倍的商業(yè)模式。

畢竟成王敗寇,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去永遠才是第一要務。而穩(wěn)定了基本盤后,企業(yè)有的是時間和資金來進行自身護城河的挖掘打造,這一點小米同樣是個明證。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理想的并非只有零跑一家,能成功體現在銷量之上的卻少之又少,除了零跑確實在方方面面都學到“精髓”之外,極致性價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同時相比理想,零跑的產品線更為豐富,目前旗下有T03、C01、C10、C11、C16五款車型,覆蓋微型車、中大型車、中型SUV、中大型SUV,售價區(qū)間為4.99萬-20.98萬元。

當然事物均有兩面性,堪稱良心的性價比不僅大幅壓縮了零跑的利潤空間,也為此后的高端化轉型帶來重重阻礙。

零跑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毛利率僅為1.1%,遠遠低于“蔚小理”的12.2%、14%、19.5%。好在隨著銷量的不斷攀升,這一數據也在得到持續(xù)改善。

穩(wěn)重得不像一個新勢力

零跑誕生之初并不被看好,相較其他一眾新勢力,零跑并沒有互聯網基因,也缺乏自身獨特亮點。用當下市場慣用的語言,“零跑沒有故事可講”,這或許也是當年周鴻祎沒有選擇零跑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從技術到產品再到渠道與營銷,穩(wěn)字當頭的零跑的確顯得像個異類。

搞技術出身的朱明江,在創(chuàng)立零跑時已經年近50,相較其他新勢力掌門人,是不折不扣的“老將”。而老將帶兵,通常講究一個行穩(wěn)致遠。

不同于其他新勢力起步時選擇代工廠進行合作,零跑和傳統車企一樣高度重視自主研發(fā),其中三電技術、智駕系統甚至車規(guī)級AI芯片均是全域自研。同時零跑也擁有自己的工廠,能夠將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把握和管理牢牢握在手中。這也是零跑能實現極致性價比的重要原因。

在產品定位上,零跑從一開始就以更加務實的態(tài)度瞄準中低端市場,注重車輛的續(xù)航里程、空間、配置等實用性能,其“好而不貴”的策略與傳統車企的思路高度契合。零跑的產品迭代也相對穩(wěn)健,更多是對現有車型進行優(yōu)化改進,而非頻繁推出全新車型。

費用投入方面,零跑在新勢力中也是相當“摳門”的存在。相比蔚小理每年百億級別的研發(fā)投入,零跑2023年研發(fā)投入僅有19.2億元,和哪吒一同處于墊底的存在。朱明江沒有在今年追隨潮流親自下場吆喝,零跑也同樣在營銷方面動作極少,與其他新勢力鋪天蓋地的宣傳形成鮮明對比。

朱江明曾表示自己和零跑這些年“非常節(jié)儉”,“只有在提供比同行更低價格的同時,還能提供更高質量,才能生存下來?!?/p>

互聯網基因更強的新勢力,在銷售渠道上往往側重線上銷售和直營模式,零跑則采用了傳統車企慣用的經銷商模式,截至8月31日,零跑共有653家門店,包括169家零跑中心,304家體驗中心,180家服務中心,提供了更便捷的購車和售后服務體驗。

2023年10月,零跑與 Stellantis集團共同成立中國汽車行業(yè)首個反向合資公司——“零跑國際”,負責零跑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出口、銷售和當地生產。這被視作零跑在海外布局和銷售提效上進一步增速。

全方面的穩(wěn),也為保守的零跑帶來了不利影響,除了前文所提到的高端化轉型愈發(fā)困難外,零跑的智能技術表現已經顯著落后于同行,在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智駕的當下,這將成為零跑的一大掣肘。

要做下一個比亞迪

近期,零跑迎來新的政策東風:國家要求公務車更新優(yōu)先選擇國產新能源車,且采購比例需達30%以上,同時公務車采購限價18萬元。這為零跑和比亞迪等車企帶來巨大商機,潛在市場達150萬輛并將持續(xù)增長。

零跑在公務車領域早有布局。此前零跑已進入了廣東、江蘇、湖南、四川等地政府的協議供貨目錄,今年7月,C01和C11行政版車型在浙江省直機關投入使用。政府訂單將是零跑另一條穩(wěn)定增長曲線。

政策東風和今年銷量大幅猛增,讓零跑目光看向了更遠的星辰大海。朱明江對零跑設定的長遠目標,是預計未來月銷量將達30萬臺,年銷量400萬臺,力爭成為“世界級電動車企業(yè)”。對于年銷400萬臺這一目標,朱江明解釋道,年銷400萬臺是全球前十名電動車企的“門檻”。

這話要放在兩年前,可能會被認為是天方夜譚,但在當下,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零跑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不難發(fā)現,零跑可能從一開始就并沒將自己放在新勢力的位置上,或者說,零跑追趕的目標,一直是比亞迪。

未來零跑計劃將分兩步走,向下覆蓋10萬-15萬元價格帶,向上探索以20萬元價格帶。2025年,零跑將推出B系列車型,主要面向10萬-15萬元市場,而2026年的產品則更多聚焦在20萬元左右的市場。

總體來看,零跑的機會很多,劣勢也同樣突出,至于還能“領跑”多久,答案只能留給時間了。

零跑汽車

零跑汽車

零跑汽車是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自成立以來,零跑汽車始終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fā)。成功自研智能動力、智能網聯、智能駕駛三大核心技術,是擁有智能電動汽車完整自主研發(fā)能力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整車廠家。

零跑汽車是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科技型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自成立以來,零跑汽車始終堅持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fā)。成功自研智能動力、智能網聯、智能駕駛三大核心技術,是擁有智能電動汽車完整自主研發(fā)能力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整車廠家。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