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飛行汽車明星深陷危機
    • 昔日明星為何資金耗盡?
    • 全球低空領域:冰火兩重天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明星飛行汽車破產:巔峰市值700億,騰訊多輪投資,燒光100億仍難載人試飛

2024/11/04
1915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杰西卡 發(fā)自 副駕寺,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曾估值235億的獨角獸Lilium,扛不住了。

由于沒能從德國政府獲得緊急籌資的擔保,這家電動飛機明星正式申請破產,關閉在即。

成立9年以來,Lilium累計籌集了14.5億美元(約103億元)的資金,騰訊是主要投資人之一。過去的十多輪融資,騰訊至少參與了七輪,其中由騰訊領投的三輪融資,為Lilium總共募集到5.7億美元(約40億元)。

2020年,Lilium借SPAC風光上市,最高市值曾達到100億美元(約713億元)。

如今宣告破產,股價暴跌超60%后,市值已經不到1億美元。

怎一個慘字了得。

飛行汽車明星深陷危機

最近,德國電動垂直起降(eVTOL)明星公司Lilium向SEC遞交了通告,宣布正式破產。

文件顯示,Lilium今年試圖向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籌集1億歐元(約7.7億元)的緊急貸款,但由于聯邦政府沒有批準5000萬歐元擔保,這次融資以失敗告終。

無異于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為這次融資失敗,宣告著Lilium的資金鏈徹底斷裂,Lilium無法再繼續(xù)運營兩家全資子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產,以及申請自我管理程序。

隨之而來的是,Lilium的A類股票可能會被納斯達克摘牌,面臨暫停交易,甚至是退市。

目前,Lilium的股價暴跌超60%,已不足0.1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概只有7毛錢,市值僅剩6199.9萬美元(約4.4億元)。

Lilium最后的希望,就是法院批準自我管理程序,保留和繼續(xù)訴訟所涉及的業(yè)務,還能在托管人的監(jiān)督下繼續(xù)經營業(yè)務。

破產的消息在低空領域炸響,任誰都想不到,這家曾被稱為低空領域“特斯拉”的公司,沒落速度如此之快,甚至就在四個月之前,Lilium才剛剛在中國開了分公司。

Lilium在2015年成立時,受到非常廣泛的看好,很快就獲得了Freigeist Capital的種子輪融資,還拿到了歐洲航天局的支持。

2017年,Lilium完成無人駕駛雙座原型機的飛行測試,并且在2019年,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架全電動噴氣式五座飛機原型機,首次試飛也很成功。

這些進展為Lilium拉來了更多投資者的支持,其中騰訊是最主要的投資者之一。

在此后的多輪融資中,總能看到騰訊的身影。據估計,騰訊至少參與了Lilium至少7輪的融資,其中有至少3輪是由騰訊領投,加起來約5.7億美元(約40億元)的資金。

其他投資者中,也不乏一些知名人物或機構,包括特斯拉股東Baillie Gifford、Skype聯合創(chuàng)始人Niklas的風投機構Atomico、黑石集團、LGT等,估值達到33億美元(約235億元)。

直到2020年,Lilium通過的SPAC方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市值最高達到約100億美元(約713億元)。

上市后,融資腳步也未停止,Lilium又獲得了1.19億美元(約8.5億元)的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14.5億美元(約103億元)。

同時,Lilium也獲得了一些客戶的支持,其中包括來自沙特阿拉伯的100 架電動飛機訂單。

今年6月,Lilium來到中國尋求機會,成立力翎(深圳)航空有限公司,由子公司Lilium GmbH全資持股,并且要在中國招聘員工。

就在宣告破產前夕,Lilium才剛剛宣布取得了革命性地進展:已完成全電動 Lilium Jet 的首次系統(tǒng)啟動,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

原本按照計劃,明年春天Lilium將進行首次載人飛行,2026年向客戶首次交付。

一夜之間,巨星何以隕落?

昔日明星為何資金耗盡?

其實,Lilium的危險處境,在此前公布的中期財報里就早有預兆。

上半年的研發(fā)費用、一般和管理費用以及銷售費用分別為1.31億歐元(約10億元),0.49億歐元(約3.8億元),以及0.06億歐元(約0.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5%,22.7%以及49%。

由于沒有商業(yè)化落地,Lilium并沒有營收,主要通過股東的融資和貸款維持運營。

所以,Lilium整體虧損,今年上半年凈虧損了8694.9萬歐元(約6.7億元),上市后累計虧損了近20億歐元(約153億元),融資來的現金基本已經消耗殆盡。

今年上半年,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減少了1.59億歐元(約12.2億元),來自投資、融資活動的現金流分別增加0.81億歐元(約6.2億元),以及1.05億歐元(約6.24億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Lilium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1.09億歐元(約8.4億元),現金儲備已經岌岌可危。

在管理層分析當中,管理層已明確透露了對公司持續(xù)經營的能力存在重大懷疑。他們表示,Lilium能否繼續(xù)經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獲得政府可轉換貸款。

自成立以來,Lilium一直出現經常性虧損運營現金流為負值,并且預計在未來這種情況還會繼續(xù)。因此,根據融資計劃,Lilium需要立即獲得額外資金以持續(xù)運營。

但是,如果德國聯邦政府不批準、沒能及時批準政府可轉換貸款的擔保,管理層只能被迫大幅降本成本和縮小運營范圍,甚至申報破產。

不幸的是,這種最壞的結果已經發(fā)生。由于聯邦政府拒絕擔保,這筆1億歐元的“救命錢”最終打了水漂。

在10月24日的發(fā)布聲明中,公司表示,Lilium有如今的局面,最大的原因在于政府沒有大力支持。

其競爭對手正在美國、法國、中國、巴西和英國獲得資助和貸款,只有德國的Volocopter和Lilium沒有得到政府支持。

德國對Lilium,乃至對低空領域行業(yè),始終興致缺缺,這筆承諾的資金,已經推遲了好幾個月而毫無進展。

創(chuàng)始人Daniel Wiegand千言萬語,只匯成一句:如果重來一次,不會選擇德國。

全球低空領域:冰火兩重天

低空領域相當燒錢,早已達成共識,想要“飛得穩(wěn)”必須邁過兩道坎:一個是堅實的資金后盾,一個是強大的技術支撐。

如今全球低空領域,可謂冰火兩重天。

同樣是德國eVTOL公司的Volocopter,融資進程也不算順利,今年四月被爆資金緊缺,瀕臨破產,最后是靠一筆沒有公開的資金度過難關。

反觀其他eVTOL參與者,有不少公司獲得巨額資助,還活得很好。

美國的Joby背靠大樹好乘涼,月初剛宣布,將獲得豐田5億美元(約38.5億元)的投資。2020年,豐田已經為Joby投了3.94億美元(約30.3億元),加上這次將共計投入將近70億元。

美國的Archer同樣獲得了巨額資金,其中包括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簽訂的價值10億美元(約77億元)的200架eVTOL飛機訂單,并且可選擇再訂購 100 架。

再看國內低空經濟領域,發(fā)展也是蒸蒸日上,并且有越來越多其他賽道的領軍者加入。

6月份,吉利旗下子公司沃飛長空,宣布完成B輪數億元融資,策源資本領投,中科創(chuàng)星、華控資本等原股東繼續(xù)追投,創(chuàng)下了近兩年國內eVTOL行業(yè)單筆融資的最高紀錄。

8月份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入局,給峰飛航空投資了數億美元,合作研發(fā)eVTOL航空電池。

不久后,小鵬匯天也宣布完成了1.5億美元(約11.3億元)的B1輪融資,不過融資歷程也并非一帆風順,此前兩度資金即將斷裂,一直咬牙堅持,直到何小鵬的出現轉變了局面。

如今小鵬匯天現金充裕,10月27日剛宣布,飛行汽車工廠開啟動工,規(guī)劃年產能一萬臺。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低空領域迅速發(fā)展起來,不僅僅是靠企業(yè)獲得現金資助,更關鍵的還有政策在推波助瀾。

大到全國,今年兩會首次把“低空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印發(fā)《通用航空裝備創(chuàng)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計劃到2030年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guī)模。

小到地方,超過30個省份把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發(fā)布相關的發(fā)展行動計劃,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下游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的支持。

如同鼓勵新能源汽車一般,從上到下托舉低空經濟發(fā)展。

這也是為什么Lilium試圖在中國尋找新機遇,只可惜停留太短暫,來不及施展拳腳,家里先“著火”了。

對于中國低空經濟的入局者而言,Lilium的失利,也是重重敲響的一記警鐘。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zhí)行理事長羅軍認為,eVTOL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也需要時間的打磨,尤其是需要拿到民航部門的全部認證,還需要經受市場的洗禮。

Lilium破產,外因是沒有得到當地足夠的支持,內因還是在于本身技術方面還存在不足。

例如,Lilium使用小型管道“噴氣”風扇來提供升力和推力,在懸停時,存在能源效率較低的問題,而所需的功率是采用較大傾斜轉子的類似重量設計的兩倍左右。

直白點說,就是在起飛和降落階段,飛行器會消耗大量的能源,非常影響電池的續(xù)航能力,續(xù)航里程、測試時間也都相對有限。

在2020年,Lilium的一架原型機在維修時起火,最終燒毀無法修復,飛行測試由于這次失火事故而推遲,后續(xù)也沒有給出失火原因。

至今沒有完成載人飛行測試,也是一個問題。

羅軍指出,目前行業(yè)的參與者有上千家,而真正具備技術實力的只有大約300多家,而國內有這個實力的只有不到10家。

全球低空經濟熱潮已至,未來將進入千家萬戶。

而在接下來的五年、十年,eVTOL行業(yè)將面臨重新洗牌,最大的市場在中國。

歐美市場由于更早進入通用航空市場,對低空飛行器的需求非常有限。

而中國市場,除了有資金支持、產業(yè)鏈優(yōu)勢、以及政策扶持,市場的應用場景也更加廣泛,包括城市客運、區(qū)域客運、城市物流配送、商務出行、緊急醫(yī)療服務等等。

因此,中國市場的未來,也具備更多可拓展的規(guī)模。

援引瑞銀證券的分析,到2030年,中國eVTOL市場的空間預計將達到7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市場將用于景區(qū)觀光。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占據全球市場超過50%的份額。

歐美市場目前存有的技術優(yōu)勢,隨著當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eVTOL技術的升級迭代,可能也會逐漸消磨。

但中國市場也仍需警醒,有Lilium的血淚在前,不管是技術路線,適航認可,還是商業(yè)化落地,爭奪市場份額,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