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薦器件
  • 相關(guān)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做FPGA,為啥加班這么多?

2024/05/11
2625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很多年前我經(jīng)常在想:做FPGA設計,為啥加班這么多,不停地調(diào)bug和維護bug,心力交瘁。直到做了IC設計,我才徹底懂了:看完FPGA設計和IC設計上的差別,你也會懂。

1.? ? 設計上的差別(設計前有無最終硬件

FPGA設計和IC設計雖然都屬于硬件設計,但他們設計卻有很大的差別。FPGA是可編程門邏輯陣列,那FPGA設計就是用軟件去編程FPGA芯片內(nèi)部的邏輯來實現(xiàn)不同的應用開發(fā),而IC是集成電路(芯片),IC設計就是造一個芯片,故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

FPGA設計是FPGA芯片上的應用程序開發(fā),即在最終硬件(FPGA芯片)上開發(fā);

IC設計是造一個芯片,即還沒有最終硬件(被設計的芯片)。

2.? ? 驗證上的差別(能否用最終硬件來驗證)

上面設計上的差別已經(jīng)提到,F(xiàn)PGA設計前已有最終硬件(FPGA芯片),因此驗證:

可以直接用FPGA來驗證,即下載到FPGA芯片,跑一跑,看一看,再改一改,下載,再跑一跑,再改一改......

在FPGA產(chǎn)品上通過客戶使用來驗證,客戶發(fā)現(xiàn)bug,我們定位解決bug,客戶再發(fā)現(xiàn)了bug,我們再定位解決bug......

因為有最終硬件(FPGA芯片)可以驗證,所以我們一般只需這幾次跑通,不充分。

而IC設計前還沒有最終硬件(被設計的芯片),如果驗證不到位,就會導致一次流片的失敗,而一次流片就是數(shù)億的損失,因此驗證需要:

使用驗證方法學UVM來盡可能充分驗證各個模塊的功能,前仿真、后仿真;

使用FPGA、硬件模擬加速器等,盡可能接近最終芯片來驗證各個功能;

因為沒有最終的硬件(被設計的芯片)可以來驗證,所以我們驗證的會非常充分。

3.? ??規(guī)范流程上的差別(需不需要規(guī)范流程)

上面驗證上的差別,可以看出FPGA設計時,可以在最終硬件(FPGA芯片)上多次試錯,甚至到客戶那里還能再多次試錯,因此規(guī)范流程上:

不規(guī)范也可以:多試幾次又不是不行,問題又不是不能被解決,花20%設計,花80%調(diào)bug,還需要加班來維護,又不是不行,多加班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為什么解決也不那么重要,只要最終硬件(FPGA芯片)上跑的沒問題就OK;

規(guī)范更好:代碼寫的規(guī)范,有詳細的設計文檔,關(guān)注EDA工具綜合布局布線的報告等,上板前做一些仿真,這樣讓你花80%設計,花20%調(diào)bug,少加班,就能夠不斷的升級迭代設計,少bug不怎么需要維護,有bug也能快速解決。

但是,IC設計時,沒有最終硬件(FPGA芯片)可以多次試錯,就一定要嚴格規(guī)范設計的流程,盡可能去模擬最終硬件驗證,保證流片回來的芯片不出問題,因此規(guī)范流程上:

要嚴格規(guī)范,充分驗證,出現(xiàn)bug需要定位到設計根源上并解決,解決后還需要再遍歷驗證一遍。

所以,做FPGA,為啥加這么多班?我覺得就是因為不夠重視規(guī)范和驗證,至于FPGA設計重視規(guī)范和驗證,又是怎么理解和落地了?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shù)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shù)據(jù)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EPM1270T144C5N 1 Intel Corporation Flash PLD, 10ns, 980-Cell, CMOS, PQFP144, 22 X 22 MM, 0.50 MM PITCH, LEAD FREE, TQFP-144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79 查看
EP2C5T144C8N 1 Altera Corporatio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288 CLBs, 402.5MHz, 4608-Cell, CMOS, PQFP144, LEAD FREE, TQFP-144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16.36 查看
10M08SCU169C8G 1 Intel Corporatio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PBGA169, 11 X 11 MM, 0.80 MM PITCH, ROHS COMPLIANT, UBGA-169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11.16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shù)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chǎn)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

由點到面,串聯(lián)各技術(shù)思維方式和學習感悟,取長補短,由一個技術(shù)開發(fā)者邁向一個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