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大疆轉身
    • 做車載,一場硬仗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大疆做車載,要“打一場硬仗”

2023/03/02
1996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近日,大疆車載宣布上線新版官網,將其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更新為主動安全、行車輔助、泊車輔助、記憶泊車、跨層記憶泊車、領航高速、領航城區(qū)八大功能產品。

這次公布的產品矩陣,更加清晰地呈現出大疆車載的技術演進方向,也釋放了大疆強化汽車業(yè)務布局的信號。

無人機切入智能駕駛,大疆擁有天然的感知技術優(yōu)勢和強大的工程能力。但是,作為一個曾經埋頭做產品的科技公司,要躋身開放、強者林立、服務性強的Tier 1行業(yè),大疆或許需要經歷一個打破重塑的過程。

大疆轉身

“這個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議。工作以后發(fā)現,不靠譜的人和事太多了,這個社會原來是這么愚蠢,包括很多很出名的人?!?016年,汪滔與《中國企業(yè)家》記者交流時,私下透露出部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5年后,汪滔的觀點轉變了一些,他在年會上對員工說,自己以前太高傲,認為“這個世界笨得不可思議”,但其實很多事情沒弄明白,卻匆匆拍板。

局外人無從得知,汪滔思想轉變的緣由是什么,能看到的是,大疆這家公司和汪滔一樣,也在默默地改變著。它不再只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無人機一哥”,也俯身到車載領域,做起了2B的生意。

大疆從2016年就開始內部研發(fā)車載項目,2018年獲得深圳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2019年建立首座車規(guī)級智能制造中心,并開始按照車規(guī)級標準進行檢測、認證;同年大疆與五菱確認合作,并內部明確了作為智能駕駛領域Tier 1的定位;2020年確立了車載行業(yè)的軟硬件系統(tǒng),生產、質量等體系,L2+智能駕駛系統(tǒng)通過了業(yè)內最為嚴格的ASPICE Level 2質量認證,甚至參與了智能汽車行業(yè)信息安全標準制定。

當時關于大疆造車的流言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但謹慎的大疆對此一直隱而未宣,直到2021年,大疆擁有了智駕系統(tǒng)的量產能力后,才官宣入局汽車賽道,當時大疆自動駕駛部門的核心研發(fā)人員已超過500人。

這個做法很大疆——要么不說,說的時候就是產品成熟的時候。

至此,大疆的智駕版圖正式浮出了水面。2022年7月,首款搭載大疆車載智能駕駛系統(tǒng)的車型2023款KiWi EV首輛量產車正式下線,到如今大疆將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更新為八大功能產品,其強化汽車業(yè)務布局的信號已經越來越清晰。

?

圖片來源:大疆官網

從無人機領域進入到智能駕駛,可以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決定:大疆對自己的定義是機器人公司,從這個角度出發(fā),不管是無人機還是智能駕駛,其技術核心都只是智能機器人技術的應用。這意味著,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積累的技術研發(fā)方法論、供應鏈整合能力、智能系統(tǒng)的制造能力都可以遷移到智能駕駛領域,這其實也是大疆布局汽車業(yè)務的底層邏輯。而從市場趨勢來看,智能駕駛作為公認的萬億級市場,競爭格局尚未成型,任何有核心競爭力的Tier 1,都有機會分得一杯羹。

更何況大疆自身的危機,也在倒逼其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大疆大部分市場在海外,但近些年國際沖突頻繁,給無人機的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國內,由于各地出臺的“禁飛令”等因素的影響,消費無人機市場也有萎縮的趨勢。根據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發(fā)布的《通用航空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數據,曾主導市場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逐年降低,預計到2025年工業(yè)級無人機市場規(guī)模占比將超過80%。

意識到增長瓶頸的汪滔其實一直在尋找新的方向,他曾經連續(xù)擴充了三條產品線:農業(yè)植保和行業(yè)應用無人機、手持影像、教育,但反響均不是很好。目前看來,只有智能駕駛這個領域最有希望讓汪滔實現“再造一個大疆”的愿望。

卷性價比:“智能駕駛現階段最關鍵的問題是做推廣

從戰(zhàn)略布局來看,大疆車載主要聚焦軟硬件一體的智能駕駛產品。

針對高速路、城市快速路和停車場等結構化道路的特性,目前大疆車載已經推出了智能駕駛 D130/D130+、大疆智能駕駛 D80/D80+ 及P5/P100/P1000大疆智能泊車三大智能解決方案。透過這些解決方案可以發(fā)現,“性價比”是大疆車載最突出的標簽。

D80系統(tǒng)和D130系統(tǒng)的硬件配置都十分精簡,D80搭載了一套2M前視雙目攝像頭、4顆環(huán)視魚眼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D80+搭載了一套激光雷達,D80將激光雷達作為備選項。D130只是在此基礎把2M前視雙目攝像頭升級成了8M前視雙目攝像頭,增加了一顆2M后視單目攝像頭,處理器也選擇了比較便宜的雙德州儀器TDA4,以在成本可控的條件下實現盡可能優(yōu)秀的智駕性能。

圖片來源:大疆車載官網

據悉,由上汽通用五菱與大疆車載深度融合研發(fā)的“靈犀智駕系統(tǒng)”,低配版價格僅有9000元左右,整套系統(tǒng)硬件成本與一顆激光雷達相當,由此使得搭載該系統(tǒng)的2023款KiWi EV起售價可以低至10萬元。

雖然主打性價比,靈犀也可以提供較高等級的智駕功能,尤其是近日上線新版官網,重新梳理了產品解決方案,明確加入了高速和城市場景的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這也是在和其他的Tier 1靠齊,正式形成ADAS+高階自動駕駛雙線布局的發(fā)展路線。

與其他很多企業(yè)不同的是,大疆在技術方案上選擇偏重視覺傳感器,有意避開了激光雷達、高精地圖這些成本極高的部件,這也是大疆車載得以實現“高性價比”的原因之一。

在大疆車載新公布繁榮智駕解決方案中,有一項行車輔助/記憶行車功能,其功能描述就是在不依賴高精地圖、激光雷達等外部傳感器的情況下,以在線感知提供核心ADAS能力,包括任意類別障礙物識別、跟車啟停、自適應巡航、高級車道保持、近距離加塞應對、撥桿變道、人機共駕等輔助功能。

大疆的市場策略其實很清晰,就是把在無人機領域低價走量的經驗復制過來:先用最低的成本把產品做出來,讓消費者感受到智駕是什么,不走預埋硬件,再OTA的路。

去年年底,大疆總裁羅鎮(zhèn)華在一場論壇中表示,智能駕駛公司首先應該給消費者交付一個基本功能可用,能讓消費者感受到智能的系統(tǒng)?!叭绻M者已經支付了1.0版本,卻只能得到0.8甚至0.5的功能,會讓市場和消費者誤以為為智能功能付費就是為硬件付費,這樣的認知對后續(xù)智能功能的發(fā)展毫無好處?!?/p>

大疆的策略正是對行業(yè)趨勢的一種反應:當前智能輔助駕駛正在下沉。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現階段全速ACC、LKA、TJA/HWA等功能已下探到10-20萬價格區(qū)間。

NOA這種高階輔助駕駛也已經逐漸下探到小鵬P5、吉利博越L、榮威RX5 NGP智駕版等20萬以下的車型。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隨著搭載領航功能的車型逐漸下探,2025年搭載量預計將突破400萬輛。

智能駕駛還處于早期的市場普及階段,作為行業(yè)新入局者,相比于沖刺還不太成熟的高端智能駕駛,下沉市場更有利可圖。

正如羅鎮(zhèn)華所說,“智能駕駛的產業(yè)在現在這個階段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不是分蛋糕、分主次,而是做普及、做推廣?!?/p>

不過,過于節(jié)省硬件也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大疆的D80和D130系統(tǒng)都沒有用側向攝像頭來實現前后中長視覺覆蓋,只用了4個環(huán)視魚眼攝像頭。

圖片來源:大疆官網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通過魚眼看周邊的環(huán)境只能看到三四十米的范圍,超過這個范圍之后,準確率就有限了,尤其當汽車時速提升到60甚至120的時候,三四十米的距離無法保證行車的安全。

此外,雙目視覺攝像頭在中低端市場的確有性價比優(yōu)勢,但是在普遍搭載激光雷達的高端智能汽車市場,它的優(yōu)勢或許不會那么明顯。

做車載,一場硬仗

從無人機巨頭到車圈Tier 1,大疆在無人機領域所積累的視覺感知技術是許多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

大疆自主研發(fā)了單、雙目傳感器。其中單目感知傳感器可準確識別分類行人、車輛、路面標線、道路邊緣等物體;而雙目立體感知傳感器還能精準定位任意類別障礙物并估算其距離。

雙目立體視覺技術的原理類似于人眼,利用兩個平行的攝像頭進行拍攝,然后根據視差生成3D圖像,可以達到類似激光雷達的效果,但價格比激光雷達便宜不少。國內雙目視覺領域的技術方案和人才都比較稀缺,一旦做成,護城河非常高。

此外,大疆也擁有比較強的工程能力和量產能力,比如生產雙目傳感器也需要比較強的工程能力,要求鏡頭的位置、角度、一致性等在量產時必須高度一致,這對工廠的標定、高精度生產能力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而大疆已經有百萬級的量產經驗。

這種能力使得大疆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量產速度把自己的設計完全實現,在智能輔助駕駛競爭激烈的當下,大疆的方案對主機廠來說很有吸引力。

不過,大疆要打入的車載領域是一個強敵環(huán)伺的市場,這些優(yōu)勢并不足以讓大疆“安枕無憂”。

在供應鏈格局上,博世、電裝、采埃孚、大陸、法雷奧等外資Tier1在ADAS和泊車領域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近兩年,隨著自主品牌銷量上升,本土供應商占據的份額不斷也提升。在大疆車載所涉及的這些領域里,基本每個賽道都聚集了一批出色的本土玩家。

福瑞泰克、德賽西威等傳統(tǒng)的 ADAS供應商在行業(yè)深耕多年,與車企建立了深度的綁定關系,比如福瑞泰克表示與其合作車企品牌已經超過40家,合作車型超過100款。

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輕舟智航百度等L4玩家也都在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下沉。相比于其他的ADAS技術公司,這些公司有強大的算法能力和數據優(yōu)勢,同樣是大疆不容忽略的。這樣的競爭環(huán)境考驗的是一家公司的綜合實力,沒有一種優(yōu)勢是”絕對優(yōu)勢,但任何一種缺點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大疆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作為一個曾經埋頭做產品的公司,服務車企并不是它擅長的事情,要成功在市場立足,立足或許還需要經歷一個打破重塑的過程。

大疆目前宣布的定點只有寶駿KiWi EV,對于大疆來說,做車載,并不是一場好打的仗。

大疆

大疆

DJI 大疆創(chuàng)新致力于持續(xù)推動人類進步,自 2006 年成立以來,在無人機、手持影像、機器人教育及更多前沿創(chuàng)新領域不斷革新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重塑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DJI 大疆創(chuàng)新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開拓空間智能時代,讓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DJI 大疆創(chuàng)新致力于持續(xù)推動人類進步,自 2006 年成立以來,在無人機、手持影像、機器人教育及更多前沿創(chuàng)新領域不斷革新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重塑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DJI 大疆創(chuàng)新與全球合作伙伴攜手開拓空間智能時代,讓科技之美超越想象。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