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易忽略的三極管電路問題1:下拉電阻

2022/12/21
1130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來源:硬件大熊

作者:雕塑者

如下這個三極管共射極驅(qū)動電路中,B、E極之間的下拉電阻的作用?是否可以將其去除?

該電阻有兩個重要的作用:

在驅(qū)動信號關閉時給三極管基極一個固定的電平。當驅(qū)動信號(SIGNAL)關閉時,若沒有下拉電阻,則三極管基極處于懸空的狀態(tài),管腳懸空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電磁干擾,配置下拉電阻之后,通過電阻和GND的連接,可以將三極管基極的常態(tài)固定位為低電平;

提升高電平門檻電壓。若沒有下拉電阻,則該電路中,SIGNAL≥0.7時,三極管則導通,而加上下拉電阻R2后,若R1=470Ω,R2=10KΩ,則SIGNAL≥0.73時,三極管導通;若R1=470Ω,R2=1KΩ,則SIGNAL≥1.03時,三極管導通。

Vbe=SIGNAL*R2/(R1+R2)≤0.7

 

當然,這里面有一個你必須注意的是三極管導通并不意味著負載就可以正常工作,這里面還有一個驅(qū)動電流是否滿足負載工作電流的問題,而這也正涉及到電阻R1。

以負載為一個繼電器為例,假設繼電器的工作電流為40mA,則

當R1=470Ω,R2=1KΩ,SIGNAL=1.2V時,Vr2=Vbe=0.7V,Vr1=Vsignal-Vr2=2.3V,Ibe=Ir1-Ir2=Vr1/R1 - Vr2/R2 = 1.063 - 0.7 = 0.36mA,如果三極管放大倍數(shù)為100時,那么由集電極流向發(fā)射極的驅(qū)動電流最大為36mA,那么這個電流不足以驅(qū)動一個繼電器。

當然,上述所列舉的SIGNAL=1.2V你碰到的更可能是3.3V,所舉的例子目的是為了在這個過程讓你知道在設計該電路的時候需要留意驅(qū)動電流的大小,因為你的負載可能并不僅僅只是需要40mA。另外,在這里面你也可以知道,如果SIGNAL是個干擾信號,那么即使你的三極管被導通了,只要驅(qū)動電流足夠低,你的負載這時其實也不會啟動,但請避免這種情況,一個設計不會翻車并不意味著它不容易翻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