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智能手環(huán)、智能燈泡,大到智能路由、智能家電,越來越多物聯網設備融入大眾的生活并被接受,而且應用場景還在繼續(xù)推陳出新。預計到 2025 年全球的物聯網設備會達到 200 億到 500 億臺,這些物聯網設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聯網,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市面上出現了多種“MCU+無線”的組合產品。意法半導體的 MCU 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占有巨大的市場份額,近期終于迎來了其集成 BLE 和 IEEE802.15.4 射頻模塊的 STM32WB。
意法半導體中國區(qū)微控制器事業(yè)部市場及應用總監(jiān)曹錦東介紹,“我們一起見證了 STM32 產品線從 F1 到 F2、F3、F7、H7 的發(fā)展,這些產品線圍繞三個方向,一是高性能,ST 有主頻從 120MHz 到 400MHz 甚至超過 400MHz 以上的產品;二是低功耗,ST 發(fā)布了從 L0 到 L4 等低功耗產品線;第三是主流的 MCU,更加注重低成本。今天發(fā)布的是新一代的微控制器系列,是 ST 首款 STM32 集成 BLE 和 IEEE802.15.4 的射頻模塊的系統(tǒng)芯片(SOC),將會幫助 STM32 進入無線領域,并加強 STM32 在物聯網市場的影響力?!?/p>
左:意法半導體中國區(qū)微控制器事業(yè)部市場經理談俊
中:意法半導體 STM32 超低功耗和網絡微控制器市場經理 Hakim Jaafar
右:意法半導體中國區(qū)微控制器事業(yè)部市場及應用總監(jiān)曹錦東
七大產品特性,STM32 改變開發(fā)現狀
STM32WB 具有七大產品特性,其 STM32 超低功耗和網絡微控制器市場經理 Hakim Jaafar 就這些性能做了詳細介紹,“這些特性分別是:第一,增加了無線的可能性,STM32WB 集成了開放的 2.4G 射頻多協(xié)議模塊,支持 Bluetooth 藍牙 5.0 以及 THREAD 和 ZigBee 協(xié)議棧;第二,支持雙核,能夠保證全面控制和超低功耗;第三,物聯網的安全非常重要,我們著力打造物聯網保護,這款產品集成了很多保護和安全性能;第四,針對中國市場或者全球市場在通信方面的成本進行了充分考量,盡量增加集成度(也就是單片機的概念),以減少整個系統(tǒng)的成本;第五,延續(xù) STM32 的傳統(tǒng),擁有豐富的產品種類,覆蓋從最小 256K 內置閃存到最大 1 兆閃存,從最少的 48 腳封裝到最多 100 腳封裝的配置;第六,STM32WB 可以延續(xù)或者共用 STM32 已經存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降低開發(fā)射頻應用的門檻,基于我們已經開發(fā)的 STM32 生態(tài)系統(tǒng),如:Cube 生態(tài)系統(tǒng),用戶能夠更快地上手;第七,十年的供貨保證,這是長期以來對客戶的承諾。”
配備雙核分工明確,成本下降
STM32WB 不僅集成了 BLE 和 IEEE802.15.4 射頻模塊,讓產品有了無線功能,而且是雙核配置,集成了一個 Arm Cortex-M4 微控制器和一個 Arm Cortex-M0+內核處理器。其中 Arm Cortex-M4 微控制器用于運行主要應用軟件;Arm Cortex-M0+內核用于減輕主處理器負荷,執(zhí)行低能耗藍牙(BLE) 5 和 IEEE 802.15.4 射頻實時處理任務。射頻控制器還能同時運行其它無線通信協(xié)議,包括 OpenThread、ZigBee 或專有通信協(xié)議,為設備聯入物聯網(IoT)提供更多連接選擇。
單核和雙核有哪些不同?雙核的優(yōu)勢在哪里?先看單核芯片,如果系統(tǒng)要做藍牙或者射頻應用,必須同時處理兩部分,因此要在兩個部分之間協(xié)調對資源的要求,開發(fā)者的開發(fā)時間和工作量也會增加。在物理層上面的共用也會使產品有分時的條件,這樣會使任務處理時間增長,功耗增加。射頻應用的功耗也會提高。由于單核芯片的資源相對來說較少,在做應用的同時,要在外面加上配套的 MCU 芯片,會使產品的物料清單成本提高。
Hakim Jaafar 強調,“對于 STM32WB 這樣的雙核芯片來講,它的巧妙之處在于我們將應用和射頻分開。應用部分由內置的 M4 內核處理,射頻協(xié)議棧由內置的 M0 內核處理。無論是應用端還是射頻端,我們都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給用戶。除了自由度以外,它的優(yōu)點還包括相較于之前提到的兩顆配套芯片的成本,單顆雙核芯片的成本在整個系統(tǒng)成本上有所降低,同時可以加速客戶開發(fā)面市的時間。”
因為 STM32WB 上的 2.4G 射頻可以支持多種協(xié)議,所以基于+6dBm 輸出功率和高靈敏度的射頻模塊和物理層、鏈路層之上的協(xié)議棧,可以做不同的排列組合,比如同時使用 ZigBee 和藍牙 5.0,或者同時使用藍牙 5.0 和 Thread,又或是 Thread 和 ZigBee 以及同時支持專有協(xié)議。Hakim Jaafar 指出,“通過支持藍牙 5.0 協(xié)議棧,數據速率可以提高兩倍,支持 2 兆的高速率傳輸。同時也支持 5.0 的 Mesh 技術,從而提高網絡的覆蓋面?!?/p>
代碼分區(qū)隔離,安全更有保證
物聯網設備有一個重要的需求就是固件升級,而往往這個環(huán)節(jié)又是最容易被入侵的,如何確保固件安全升級成為設備廠商不斷探討的問題。
STM32WB 對安全性做了特殊設置,雙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上圖所示,最左邊的框圖是 M0+封閉的子系統(tǒng),是安全的域,藍色的部分是 M4 的內核,下面的深藍色部分是內置的閃存空間。
在遠程固件升級的場景中,客戶首先會將自己的客戶密鑰存儲在最左邊的安全區(qū)域里,這是封閉的子系統(tǒng),如果有新的固件包,用戶可以把新的固件 2.0 放在閃存空間當中,由 M4 來處理。M4 會檢測到新的 2.0 固件,發(fā)出指令收到一個新的固件升級請求。應用處理器 M4 內核會先把固件里面的簽名和密鑰發(fā)給 M0+的子系統(tǒng)做驗證。如果驗證的簽名和密鑰和內部子系統(tǒng)里的內容一致,那更新就會繼續(xù)下去,如果發(fā)現內容不一致,就會停止更新過程。如果密鑰是一致的,系統(tǒng)會通過安全域的通道(灰色通道),然后再燒寫代碼,整個過程都是有監(jiān)控的,所以安全性得到了保證。
攻擊分為非入侵式攻擊和軟件攻擊,軟件攻擊又有多種,比如底層軟件驗證加密上的攻擊和提取密鑰,或者有些惡意軟件或者病毒軟件,以及截取升級權限的攻擊等,面對這些攻擊,STM32WB 如何應對?剛才已經提到 CKS,即在 M0+內核域的用戶密鑰存儲,同時它延續(xù)了以前 STM32 加密的硬件引擎,比如說真隨機數以及加密加速器、讀保護、存儲單元、96 位 ID 等。
非入侵式攻擊會在周邊環(huán)境做篡改,從而得到一些信號或者注入一些錯誤信號,得到想要的信息。Hakim Jaafar 補充,“面對這種情況,STM32WB 的內部集成了很多傳感器或者檢測器,這種檢測器會定時發(fā)現不正常的信號,然后做一些報警、奇偶校驗或者 JTAG 讀出保護,又或者在某些條件下允許閃存啟動,讓這些不正常的信號通道盡可能關閉或者做出警示?!?/p>
與非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